媒体西华

  • 2023-07-24
    “教育导报”7月20日以“西华大学启动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熊贤)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持续提升社会化能力,近期,西华大学全面启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校中心工作,按照“目标精准化、内容体系化、工作联动化、实施项目化、参与全员化”的原则,构建“5+6+ N”实践内容体系,除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国情观察、红色筑梦5个实践主题外,打造“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对口帮扶南充和西昌学院、招生宣传、挑战杯竞赛、万名大学生进社区、政府挂职锻炼”6个专项行动,将社会实践工作与思政教育、乡村振兴、学科竞赛、大学生就业等工作相融合,丰富实践活动内涵,提升工作质效。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加“返家乡”“逐梦扬帆计划”“七彩假期”“统选兼用”等特色活动,持续扩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活动开始前,学校举办了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岗前培训会。下一步,学校将运用西华易班做好活动记录和评价工作,组
  • 2023-07-24
    “教育导报网”7月21日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在西华大学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王舒)7月20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来到西华大学郫都校区。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宣布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站西华大学火炬传递开始。伴随着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曲《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旋律,首棒火炬手、前中国女排队员、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队员陈静高擎火炬,开始了在西华大学的火炬传递。“蓉火”从求是广场开始,沿学校东南中轴线,途径明德广场、临江苑田径场、天籁湖、艺术大楼、图书馆、文渊湖、卓越广场等标志性点位,全程约2.5公里。来自各行各业的31名火炬手依次接力,他们高举“蓉火”,步伐稳健,不时向路边观众微笑招手,将体育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点燃了西华人的大运热情。西华大学优秀教师代表彭必友,优秀学生代表韩晋琳、李嫣睿、吴君浩、王茂作为火炬手参加了火炬传递。他们表示,将积极发扬大运精神,在奋斗中书写青春篇章,为祖国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火炬传递沿线,来自各学院的师生代表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为火炬手呐喊助威。在音乐加油站,西华学子歌声响亮
  • 2023-07-20
    “中国社会科学网”7月19日以“行读中国 培根铸魂——西华大学师生走进凉山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 赵徐州 通讯员 熊贤)7月6—11日,西华大学联合西昌学院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昭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图1 西华大学实践队的全体党员在三河村重温入党誓词。 西华大学/供图图2 在红军长征礼州住址旧址,西华大学实践队聆听边仕光老人讲党史课。 西华大学/供图图3 西华大学实践队在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开展推普小课堂。 西华大学/供图图4 西华大学实践队在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西华大学/供图感悟新时代伟大成就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调研,在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干部群众围坐在火塘边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西华大学实践队员们前往三河村旧址,走进村民旧居中探访过往生活场景。随后实践队前往三河村新居调研。近几年,三河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实现脱
  • 2023-07-10
    “中国网”7月7日以“西华大学·南充嘉陵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7月5日,西华大学10余名学生组建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走进蓬溪县蓬宝路消防救援站体验消防员生活,拓宽视野,增进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了解。首先,消防队员在营区操场上准备了许多消防器材,在器材展示区前,讲解员“如数家珍”的讲解了消防员个人防护器材、移动照明灯组、机动链锯、金属切割机、空气呼吸器和液压破拆工作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为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队员进行了原地着装演示,演示完毕后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各类防护服的穿戴体验。随后,讲解员从一些典型火灾案例入手,给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初期火灾处置方法和火场逃生要点,并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灭火器灭火。最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营区车库、寝室、娱乐室等各个库室,对消防员的一日生活制度有了充分了解。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走进“红门”的体验对于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认识火灾,学会逃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链接:中国网: 西华大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走进“红门”体验消防生活http://sc.china.com.
  • 2023-07-10
    “中国青年报”7月9日以“西华大学4700余名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熊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西华大学近日启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校4700余名大学生参加。西华大学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了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工作与思政教育、乡村振兴、学科竞赛、大学生就业等工作相融合。“竹萌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实践项目。西华大学供图截至目前,西华大学各学院共申报实践团队497支,参与学生4700余人。经评审,西华大学确定校级重点团队47支、校级一般团队75支、院级团队365支。除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国情观察、红色筑梦5个实践主题外,西华大学还打造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对口帮扶南充和西昌学院、招生宣传、挑战杯竞赛、万名大学生进社区、政府挂职锻炼等6个专项行动。媒体报道链接如下:中国青年报:西华大学4700余名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3-07/09/content_Q4qdPwujZm.html
  • 2023-07-10
    “川观新闻”7月7日以“丈量时代脉搏,西华大学全面启动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暑期开始,近日, 西华大学全面启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截至目前,各学院共申报实践团队497支,参与学生4700余人。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校中心工作,按照“目标精准化、内容体系化、工作联动化、实施项目化、参与全员化”的原则,构建“5+6+N”实践内容体系,除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国情观察、红色筑梦5个实践主题外,打造“对口帮扶南充和西昌学院、招生宣传、挑战杯竞赛、万名大学生进社区、政府挂职锻炼”等专项行动,将社会实践工作与思政教育、乡村振兴、学科竞赛、大学生就业等工作相融合,丰富实践活动内涵,提升工作质效。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加“返家乡”“逐梦扬帆计划”“七彩假期”“统选兼用”等特色活动,持续扩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相关链接:川观新闻: 丈量时代脉搏,西华大学全面启动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https://cbgc.scol.co
  • 2023-07-08
    中国网7月7日以“西华大学·南充嘉陵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7月6日上午,西华大学·南充嘉陵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嘉陵区龙蟠镇政府会议室召开。西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树根、副校长刘小兵,嘉陵区委书记张青松、区委副书记钟源、副区长苏长龙出席会议。刘树根表示,西华大学一定按照定点帮扶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规定任务,同时,发挥学校的学科和资源优势,将好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与嘉陵共享,探索实施一批特色项目,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宜居环境等方面,为嘉陵发展作出贡献。刘树根要求,驻村干部一定要扎根当地,做好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全力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要加大农产品采购力度,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进一步细化采购协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振兴。要持续做好奖学金发放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孩子,为他们读书成才助一臂之力。张青松表示,帮扶情深义重,群众铭记在心,自脱贫攻坚以来,西华大学先后定点帮扶嘉陵区双桂镇袁家店村、龙蟠镇水堰口村,倾情开展驻村帮扶,付出真金白银,助推产业发展,为嘉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巩固脱贫
  • 2023-07-07
    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7月5日以“科技服务大运 成都大运村7月22日开村”为题,报道了成都大运村开村,并对我校志愿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全文如下:还有23天,备受瞩目的成都大运会就将点燃圣火,今天(5日),百名青少年志愿者、大学生、媒体记者化身“体验官”走进大运村,提前感受大运科技魅力。“科技赋能”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理念之一,目前,大运村已实现多个“智慧生活”“绿色出行”等科技产品应用。在大运会欢迎中心,可以看到一个个“黑盒子”摆放在服务台上,这是大运村智能翻译对讲系统,采用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搭载了新一代的AI翻译无障碍交流体系,将在大运期间提供83种语言在线互译、文本转换和语音合成服务。在交通出行方面,全球首款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自动无人驾驶巴士,也在大运村投入运行。蘑菇车联大运会项目工作人员 魏嘉星:将在大运会期间提供自动驾驶的接驳服务,我们也会配合大运村的整体交通调度,预计服务上万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提供极具未来科技感的出行体验。同时,在智慧生活方面,成都大运会也将为来宾们提供贴心的科技体验。记者 徐芸倩:在大运村的科技服务工作站里,大家可以体验机器人咖啡,而且
  • 2023-07-07
    “四川新闻网”7月5日以“德阳广汉: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走进三星堆考古世界”为题,报道了我校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伍赴三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走进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体验考古世界。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消息近日,为深入了解广汉市三星堆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规划,西华大学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伍赴三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走进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体验考古世界。广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其中三星堆更是享誉世界。实践队伍通过采访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深入了解基地的发展模式和未来规划。国家政策为基地提供了保护、修复、研究以及旅游开发所需的资源,由此基地开发出了许多新奇的研学课程,如模拟考古发掘、古蜀工匠、古法制玉、体验青铜器浇铸、模拟古蜀生活等,更好地普及三星堆文化,让文化“扎根于心”。实践队伍还体验了文创盲盒的神秘,感受了古蜀人民的基本生存方式——狩猎和养蚕等,了解了三星堆博物馆部分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体验对三星堆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将来为古蜀文明的传承发扬发挥一己之力。报道链接如下:德阳广汉: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走进三星堆考古世界- 四川新闻网德阳频道htt
  • 2023-07-06
    “郫都报”7月4日以“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举行 临赛决战决胜誓师大会”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 6月30日,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举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临赛决战决胜誓师大会。副区长、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主任陈建霖出席大会并讲话。陈建霖从“成都大运会的渊源、参与成都大运会筹备的意义、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筹备情况和为成都大运会圆满举办贡献团队力量”四个方面,为大家讲了题为“凝聚合力铸铁军,努力奋进建新功——为成都大运会圆满举办贡献场馆力量”的党课,并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宣誓将全力以赴高质量筹备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会议指出,目前,大运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倒计时28天,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各项工作也进入了全面冲刺、全员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体人员在最后冲刺阶段,要以饱满的精神、精心的准备为赛事圆满举办作出应有的贡献。会议强调,要做好人员管理、遗存和新发现问题整改,特别是做好临建设施、电力保障、设施设备等硬件的优化和物资物料、标识标牌的再梳理;要理清自身岗位职责和边界、衔接点,做好简易明了的工作手册
  • 2023-07-06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人民网7月5日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举行”为题对此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近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大剧场举行。此次活动以“赓续中华文脉 培铸强国之魂”为主题,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西华大学与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活动分为《文脉》《薪火》《华章》三个篇章,融合了各高校选送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现场展播、现场颁奖和微思政课等。省委网信办主要负责同志,省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与800多名获奖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荣耀时刻,同上一堂文化自信思政大课。现场展播 为获奖师生颁奖据悉,展播活动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省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选送。全省98所高校报送了178部音视频作品,经三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创意奖30项,优秀组织奖15个。现场揭晓了此次展播活动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
  • 2023-07-05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四川卫视7月4日晚四川新闻联播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为题作了报道,四川观察也对此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卫视报道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昨天(3日)在成都举行,现场揭晓了全省高校一百余部音视频获奖作品名单,以表彰省内普通高校师生团体和学生在“赓续中华文脉,培铸强国之魂”探索中做出的努力。活动中,成都大学《安逸走四川》、西华大学《竹板三响》等9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向上·成大青年系列短视频》等18个作品获得二等奖,《风味成都》等28个作品获得三等奖。西华大学学生 江茜:我们的作品《竹板三响》它讲的是金钱板,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镜头语言的表述,能够使得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巴蜀文化、中国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本届活动共收到全省98所高校推荐报送的178部音视频作品,最终评选出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单项奖30项、优秀组织奖15项,展播活动将进一步引导青年群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 高照:我觉得参与到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