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3-05-11
    “教育导报网”5月11日以“西华大学: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倪和平王舒)5月8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员师生一行48人,来到西华大学定点帮扶点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开展“田间插秧践初心 忆苦思甜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涵养知农爱农情怀,师生们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体验插秧、调研座谈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在学校派驻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师生来到了青肖家水田,在当地插秧能手的带领示范下,认真学习插秧技能和注意事项。通过观看示范演示和当地村民的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水稻秧苗移栽技术。随后,师生们挽起裤脚、脱掉鞋袜,躬耕田间,分秧、插秧,个个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在水田中,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象。望着被风拂过的秧苗,满身泥水的师生们深深体会到了粮食生产的来之不易。上午,学院和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政府就“助力产业振兴”进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人文、乡村风貌建设等领域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会后,师生一行参观了龙蟠镇水堰口村的农户、村两委、蚕
  • 2023-05-11
    “四川发布”5月11日以“下田插秧!这所高校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5月8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员师生一行 48人,来到西华大学定点帮扶点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开展“田间插秧践初心忆苦思甜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涵养知农爱农情怀,师生们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体验插秧、调研座谈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在学校派驻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师生来到了青肖家水田,在当地插秧能手的带领示范下,认真学习插秧技能和注意事项。通过观看示范演示和当地村民的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基本领悟了水稻秧苗移栽技术。随后,师生们挽起裤脚、脱掉鞋袜,躬耕田间,分秧、插秧,个个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学院党委书记屈立丰在田间地头鼓励大家,通过劳动体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强农兴农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在水田中,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象。2020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宁圆奕说:“看着这两块秧田,内心满满的成就感。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
  • 2023-05-11
    “成都商报”5月9日以“老人被车撞倒在地4名成都大学生挺身而出”为题作了报道,报道我校管理学院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四名同学在地铁站帮助一位被电动车撞倒老人的事迹。报道全文如下:从左至右: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夏樱姿近日,一面“路见不平 挺身而出”的锦旗被送到西华大学管理学院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四名同学手中,赠送者是一位老人。今年4月初,在犀浦快铁站附近,一位老人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在地。当肇事司机准备骑车离开时,被路过的四名大学生拦住。四人报警并将老人送往医院,联系上家属后才离开。在同学们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却被老人及家属记在心里。5月8日,记者联系上了事发时出手相助的夏樱姿等人,请他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老人被撞倒在地 4名大学生挺身而出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是西华大学管理学院202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4月初,四人相约前往青城山游玩。当天上午9点左右,四人途经犀浦快铁站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回头一看,发现一位老奶奶被飞驰的电瓶车撞倒在地上无法起身。四人来不及商量,不约而同地冲上前去帮忙。他们第一时间检查她的身体状况。“当时只见老奶奶面色不佳,手肘及
  • 2023-05-10
    “中国网”5月10日以“聚焦精准帮扶 西华大学凝心聚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5月10日讯西华大学自定点帮扶南充市嘉陵区以来,认真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超两不愁三保障”和“五大振兴”总体目标,坚持智力支持与项目支持相结合,聚焦帮扶任务,发挥该校学科专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与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加强对接,持续提升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嘉陵区乡村振兴贡献着“西华”力量。“我校党委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定点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领导班子主责、承办机构主推、单位全员主帮、驻村干部主干’的‘四位一体’帮扶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推进帮扶工作。”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校校级领导班子等12人次,教授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200余人先后来到受扶地开展帮扶工作。在嘉陵区开展帮扶项目约40个,涉及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帮扶成效显著。“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党建指导一刻不松缓。西华大学分四年向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提供资金50万元,用于提升党建阵地建设,实现水堰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升便民服务环境。同
  • 2023-05-05
    “中国网”5月3日以“喜报! 西华大学新增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5月3日讯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相关公示,西华大学7门课程获批认定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门,线下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3门。截至目前,西华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据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深化教学改革,制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积极打造一流本科金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推进教学“新基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我校将进一步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通过建强一流本科课程,提升人才培养培养质量。”报道链接如下:中国网客户端:喜报! 西华大学新增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r0KTD7AT.html
  • 2023-05-04
    “川观新闻”4月27日以“2023天府文化云讲堂全新启航 首期走进一代‘蜀地鸿儒’扬雄的传奇人生”为题作了报道,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做客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在首期“溯源天府·漫话扬雄”内容中,与青年学者共话“蜀地鸿儒”四川历史名人——扬雄的传奇人生。报道全文如下:图片由天府文化云讲堂提供“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亭”在哪里?“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治不忘乱,安不忘危。”蕴含着盛极必衰、居安思危的名句又出自何处?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揭晓了答案。4月27日,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在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全新启航,在首期“溯源天府·漫话扬雄”内容中,青年学者与文化专家齐聚扬雄故里郫都区,共话“蜀地鸿儒”四川历史名人——扬雄的传奇人生。节目现场全新出发跨时代的沉浸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不断积淀,巴蜀文化则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去年,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推出直播文化品牌《天府文化云讲堂》,广邀各路大咖讲成都故事、摆成都历史、展成都底蕴,已推出《天府之根·源
  • 2023-05-01
    4月28日,《成都日报》第六版(理论版)刊发了对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陈睿的专访,就《如何让“假日经济”变为“平日经济”》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内容如下:“小长假去哪里玩?”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许多人计划出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支出的项目中,旅游消费超过了社交文化和娱乐、购房等多个选项,环比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而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国内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等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长线游和出境游需求或将出现“井喷”。“假日经济”强劲的复苏势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经济活跃程度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是,“假日经济”也有其特殊的周期和波动性,表现出数量与质量不同步、规模与效益不同步的特征。锦观智库就此专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陈睿,探讨如何让人们从“一次出行”变成“长期关注”,使“假日经济”得以常态化延伸,将活跃度和经济效应能够延续至“平日”,让“假日经济”变为“平日经济”。假日经济新趋势:数字技术介入个性需求浮现锦观智库:作为一种利用节假
  • 2023-04-26
    “四川日报”4月24日以“四川高校新增和撤销这些本科专业 呈现出以产业为导向的趋势”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日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四川高校新增备案专业61个、审批专业8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个,撤销22个本科专业。这些新增的专业有何特点?我省本科专业调整有何趋势?4月21日,记者采访了教育厅和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新增理工类专业体现跨学科趋势“2022年度我省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51种专业。其中,备受关注的理工类新增专业占新增专业比重达40%。”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特别是我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对应的理工专业,这次涉及17个,占整个新增理工专业的65%。从新增理工专业看,除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等近年热点领域的专业,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等我省布点极少的新面孔也在不断涌现。“整体看,新增理工类专业呈现出跨学科趋势,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正在努力适应未来科技和智能时代的发展。”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说。以西华大学新增的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为例,2021年,增材制造工程
  • 2023-04-25
    “人民网”4月24日以“‘阅享芳华 书叙时代’宜宾大学城读书活动月启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与书相伴,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弥漫校园……”2023年宜宾大学城“阅享芳华 书叙时代”读书活动月开幕式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举行,670余人参加活动。“一本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经之一。”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淑蕊从自身阅读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在求学、工作等各个人生阶段阅读的书籍,她指出,读书的力量在于让人能在任何时候都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归零的心态,读书不仅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能在书中与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陆跃文结合宜宾大学城各高校图书馆环境、设施和资源实际,寄语青年大学生策马书山、畅游书海、漫步书林,攀学术之峰、解求知之渴、享书香之乐,在阅读中积累生命的广度和厚度。宜宾学院教师罗腾以“进学致和 行方思远”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读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要在阅读有所思、有所感,在阅读中精益求精,在前人基础上往深走一点点,才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乘着书籍这艘战舰,我打开了无数个新世界的大
  • 2023-04-23
    “中国网”4月23日以“再创新高! 西华大学喜获此项大赛一等奖”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4月23日讯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的第三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西华大学喜获6项奖项。其中,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必友、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唐丹及其团队更是荣获一等奖。“除了此次斩获的一等奖外,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郭丹丹及其团队荣获了二等奖;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魏冬梅、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曹茜、管理学院刘晓晗及其团队收获三等奖,我校也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再创新高。”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的一项纳入教育部“三评一竞赛”中面向各学科、各专业、各职称的高校教师教学大赛。该大赛以“推动教学新 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旨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赛自2022年12月启动,历时近5个月,分为网络评审、现场评审(初赛)及现场评审(决赛)三个环节,全省共有来自52所学校的252名教师(团队)参赛。作为成员单位和协办高校,我校高度重
  • 2023-04-23
    “教育导报网”4月20日以“同赴青春之约!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举行”为题作了报道,采访了我校学生刘洞宇。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记者 王浚录 摄影报道)四月蓉城,激情似火。4月19日晚,“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火炬塔广场举行。100天后,大运圣火将在这里点燃。当晚8点整,随着倒计时100天按钮的按下,火炬塔璀璨耀眼,映在水幕上的“100”字样分外夺目,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冲刺。活动上,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代理主席雷诺·艾德通过视频致辞。他相信,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努力,成都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献上一场卓越的盛会,并祝愿所有运动员都能圆梦成都。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刘立新致辞时表示,在各方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成都大运会必将是一届精彩、圆满的盛会,期盼全球青年齐聚蓉城,拥抱梦想,展示青春,创造未来。活动正式发布了成都大运会官方服饰以及推广歌曲《城市的翅膀》《梦的色彩》,并向奥运冠军施廷懋、邹凯颁发了“成都大运会公益推广大使”聘书。31位青春洋溢的大学生骑着荧光
  • 2023-04-22
    “川观新闻”4月21日以“四川高校新增和撤销这些本科专业 呈现出以产业为导向的趋势”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四川高校新增备案专业61个、审批专业8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个,撤销22个本科专业。这些新增的专业有何特点?我省本科专业调整有何趋势?4月2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教育厅和部分高校的相关负责人。新增的理工专业体现出跨学科趋势“2022年度我省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51种专业。其中,备受关注的理工类新增专业占新增专业比重达40%。”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特别是我省六大优势倍增产业对应的理工专业,这次涉及17个,占整个新增理工专业的65%。从新增理工专业看,除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等近年热点领域的专业外,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等我省布点极少的新面孔也在不断涌现。“整体看,新增理工专业也呈现出跨学科趋势,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正在努力适应未来科技和智能时代的发展。”以西华大学新增的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为例,2021年,增材制造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