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3-07-08
    中国网7月7日以“西华大学·南充嘉陵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7月6日上午,西华大学·南充嘉陵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嘉陵区龙蟠镇政府会议室召开。西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树根、副校长刘小兵,嘉陵区委书记张青松、区委副书记钟源、副区长苏长龙出席会议。刘树根表示,西华大学一定按照定点帮扶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规定任务,同时,发挥学校的学科和资源优势,将好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与嘉陵共享,探索实施一批特色项目,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宜居环境等方面,为嘉陵发展作出贡献。刘树根要求,驻村干部一定要扎根当地,做好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全力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要加大农产品采购力度,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进一步细化采购协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振兴。要持续做好奖学金发放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孩子,为他们读书成才助一臂之力。张青松表示,帮扶情深义重,群众铭记在心,自脱贫攻坚以来,西华大学先后定点帮扶嘉陵区双桂镇袁家店村、龙蟠镇水堰口村,倾情开展驻村帮扶,付出真金白银,助推产业发展,为嘉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巩固脱贫
  • 2023-07-07
    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7月5日以“科技服务大运 成都大运村7月22日开村”为题,报道了成都大运村开村,并对我校志愿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全文如下:还有23天,备受瞩目的成都大运会就将点燃圣火,今天(5日),百名青少年志愿者、大学生、媒体记者化身“体验官”走进大运村,提前感受大运科技魅力。“科技赋能”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理念之一,目前,大运村已实现多个“智慧生活”“绿色出行”等科技产品应用。在大运会欢迎中心,可以看到一个个“黑盒子”摆放在服务台上,这是大运村智能翻译对讲系统,采用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搭载了新一代的AI翻译无障碍交流体系,将在大运期间提供83种语言在线互译、文本转换和语音合成服务。在交通出行方面,全球首款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自动无人驾驶巴士,也在大运村投入运行。蘑菇车联大运会项目工作人员 魏嘉星:将在大运会期间提供自动驾驶的接驳服务,我们也会配合大运村的整体交通调度,预计服务上万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提供极具未来科技感的出行体验。同时,在智慧生活方面,成都大运会也将为来宾们提供贴心的科技体验。记者 徐芸倩:在大运村的科技服务工作站里,大家可以体验机器人咖啡,而且
  • 2023-07-07
    “四川新闻网”7月5日以“德阳广汉: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走进三星堆考古世界”为题,报道了我校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伍赴三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走进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体验考古世界。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消息近日,为深入了解广汉市三星堆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规划,西华大学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伍赴三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走进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体验考古世界。广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其中三星堆更是享誉世界。实践队伍通过采访三星堆考古探索基地,深入了解基地的发展模式和未来规划。国家政策为基地提供了保护、修复、研究以及旅游开发所需的资源,由此基地开发出了许多新奇的研学课程,如模拟考古发掘、古蜀工匠、古法制玉、体验青铜器浇铸、模拟古蜀生活等,更好地普及三星堆文化,让文化“扎根于心”。实践队伍还体验了文创盲盒的神秘,感受了古蜀人民的基本生存方式——狩猎和养蚕等,了解了三星堆博物馆部分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体验对三星堆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将来为古蜀文明的传承发扬发挥一己之力。报道链接如下:德阳广汉: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走进三星堆考古世界- 四川新闻网德阳频道htt
  • 2023-07-06
    “郫都报”7月4日以“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举行 临赛决战决胜誓师大会”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 6月30日,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举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临赛决战决胜誓师大会。副区长、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主任陈建霖出席大会并讲话。陈建霖从“成都大运会的渊源、参与成都大运会筹备的意义、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筹备情况和为成都大运会圆满举办贡献团队力量”四个方面,为大家讲了题为“凝聚合力铸铁军,努力奋进建新功——为成都大运会圆满举办贡献场馆力量”的党课,并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宣誓将全力以赴高质量筹备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会议指出,目前,大运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倒计时28天,成都大运会西华大学排球场馆中心各项工作也进入了全面冲刺、全员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体人员在最后冲刺阶段,要以饱满的精神、精心的准备为赛事圆满举办作出应有的贡献。会议强调,要做好人员管理、遗存和新发现问题整改,特别是做好临建设施、电力保障、设施设备等硬件的优化和物资物料、标识标牌的再梳理;要理清自身岗位职责和边界、衔接点,做好简易明了的工作手册
  • 2023-07-06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人民网7月5日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举行”为题对此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近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大剧场举行。此次活动以“赓续中华文脉 培铸强国之魂”为主题,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西华大学与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活动分为《文脉》《薪火》《华章》三个篇章,融合了各高校选送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现场展播、现场颁奖和微思政课等。省委网信办主要负责同志,省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与800多名获奖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荣耀时刻,同上一堂文化自信思政大课。现场展播 为获奖师生颁奖据悉,展播活动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省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选送。全省98所高校报送了178部音视频作品,经三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创意奖30项,优秀组织奖15个。现场揭晓了此次展播活动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
  • 2023-07-05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四川卫视7月4日晚四川新闻联播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为题作了报道,四川观察也对此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卫视报道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昨天(3日)在成都举行,现场揭晓了全省高校一百余部音视频获奖作品名单,以表彰省内普通高校师生团体和学生在“赓续中华文脉,培铸强国之魂”探索中做出的努力。活动中,成都大学《安逸走四川》、西华大学《竹板三响》等9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向上·成大青年系列短视频》等18个作品获得二等奖,《风味成都》等28个作品获得三等奖。西华大学学生 江茜:我们的作品《竹板三响》它讲的是金钱板,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镜头语言的表述,能够使得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巴蜀文化、中国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本届活动共收到全省98所高校推荐报送的178部音视频作品,最终评选出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单项奖30项、优秀组织奖15项,展播活动将进一步引导青年群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 高照:我觉得参与到
  • 2023-07-05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教育导报网7月4日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教育导报7月6日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教育导报网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张雪萍 吴彤 王凤)7月3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大剧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西华大学与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以“赓续中华文脉 培铸强国之魂”为主题,分为“文脉”“薪火”“华章”三个篇章,融合了各高校选送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现场展播、现场颁奖和微思政课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展现了青年大学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据悉,展播活动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省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选送,全省98所高校报送了178部音视频作品。经三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创意奖30项,优秀组织奖15个。现场揭晓了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短视频、微电影、广播
  • 2023-07-04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华西都市报7月4日以“四川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举行”为题对此作了报道,封面新闻7月3日也对此作了报道。封面新闻报道全文如下:7月3日,四川省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大剧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西华大学承办,以“赓续中华文脉 培铸强国之魂”为主题,分为“文脉”“薪火”“华章”三个篇章,融合了各高校选送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现场展播、现场颁奖和微思政课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展现了青年大学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羌族表演唱《嘎玖达惹》活动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面向全省普通高校师生团体和学生个人征集以“赓续中华文脉 培铸强国之魂”为主题的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种类型的视听作品。全省98所高校报送了178部音视频作品,经31位省内外专家学者三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组织奖15个,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大类作品奖75项,并从作品奖中评选出最佳导演奖15项、最佳创意奖15项。在活动现场,揭晓了此次展播活动的一
  • 2023-07-04
    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推选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川观新闻7月3日、四川日报7月4日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为题作了报道。四川日报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7月3日,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展播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现场揭晓了短视频、微电影、广播剧三个类型的作品奖以及单项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以表彰省内普通高校师生团体和学生在“赓续中华文脉,培铸强国之魂”探索中作出的努力。本次展播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团省委主办,主要面向全省普通高校开展,旨在引导青年群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做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贡献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自去年4月活动启动以来,各高校将活动组织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关于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认真组织师生进行创作。全省98所高校共推荐报送178部音视频作品,营造了浓郁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经来自传统文化研究、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视听传媒行
  • 2023-07-03
    “新华社客户端”6月30日以“传承巴蜀文化 四川省举办首届高校师生主题性美术大展”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6月29日电(记者 江宏景) 28日,以“弘扬优秀传统,传承巴蜀文化”为主题的四川省首届高校师生主题性美术大展在西华大学美术馆举行,共232件参展作品。嘉宾为四川省首届高校师生主题性美术大展揭幕。据悉,本次展览旨在引导和激励四川省内高校师生努力创作更多描绘新时代、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力作。参展作品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插画、综合绘画等类别,题材广泛,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该展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将持续至7月5日。广大师生观展。嘉宾观展。嘉宾观展。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新华社客户端:传承巴蜀文化 四川省举办首届高校师生主题性美术大展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1572692
  • 2023-06-28
    “川观新闻”6月28日以“我是大运火炬手丨富喆:每天赤脚跑步5公里,只为以最佳的姿态传递火炬”为题,报道了我校应急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富喆在作为第16棒,在宜宾学院参加火炬传递的事迹。报道全文如下:站点宜宾学院站人物名片富喆,中共党员,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受西华大学“才达特别助学金”资助。曾于二类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两年,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并获得个人嘉奖一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优秀义务兵、宜宾市优秀大学生等荣誉。“我没想到,能有机会在总书记视察过的宜宾学院参加火炬传递。”6月28日上午,在宜宾学院,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2021级研究生富喆跑完第16棒,感觉意犹未尽,时间真是太短了。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宜宾学院时曾对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说“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总书记的话也一直鼓舞着富喆,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今天,他带着优秀义务兵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成绩来这里汇报,传递成都大运会火炬,成就梦想,非常自豪。重返宜宾,从大学生到火炬手6月25日,富喆得到组委会通知,被选为宜宾学院站的大
  • 2023-06-28
    “人民网”6月27日以“西华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题,对我校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郫都校区毕业典礼现场。人民网成都6月27日电 6月27日上午,西华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成都郫都校区临江苑田径场、宜宾校区大会堂同步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树根主持毕业典礼。“从今天开始,你们将从西华校园出发,走向充满挑战的人生。你们的肩上有清风明月,更有家国使命。”刘树根表示,大家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大历史时刻,一起走过了极不平凡的3年抗疫之路,携手经受住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广大西华学子在风雨中历练、在奋斗中成长,青春岁月熠熠生辉,共同经历让大家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学校的事业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紧密相连。他勉励青年学子牢记母校的期望和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跑出西华人的风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李秋实以“奋斗青春 梦想启航”为题,向全体毕业生送上临别寄语和真挚祝福。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张潇双的母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