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3-05-18
    “川观新闻”5月16日以“四川省属高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理论学习 用心品读悟精髓升华思想增干劲”为题,报道了我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报道全文如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日,西华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讨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相关事宜,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扎实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确保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31所省属高校作为第一批开展主题教育的对象,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精心制定方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作为鲜明主线,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读实学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高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
  • 2023-05-18
    “封面新闻”5月18日以“上课割麦子!这样的劳动课你见过吗?”为题,对我校学生在麦地里上劳动实践课进行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视频报道截图“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西华大学现代农机装备研究院大楼西面的小麦地里,一串串金黄的麦穗闪耀在蔚蓝的天空下。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在现代农机装备研究院院长王霜、梁剑教授和胡红老师、刘婷老师的指导下,正在这里开展一堂特别的劳动实践课。报道链接如下:封面新闻:上课割麦子!这样的劳动课你见过吗?https://www.thecover.cn/news/n%2BH7BsJjGzyH90qSdq8Jkw==
  • 2023-05-17
    “四川在线”4月30日以“致敬劳动者丨桥梁设计师文继涛:用技术和艺术勾勒心中之桥”为题,报道了我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2001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文继涛的典型事迹。川观新闻、中国网、搜狐网、腾讯网、国际在线等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四川在线报道全文如下:自贡有一个很著名的桥——东兴寺索桥,每天来往这里拍照、游玩和散步的人络绎不绝。华丽的造型和绚丽的灯光,让这座桥很快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座桥是爸爸参与设计的。”带着家人打卡这座“自贡最美网红桥”,文继涛自豪地对儿子和女儿说。用小车拉走上万张设计图纸,只为保障县城“生命线”“你知道吗,我们曾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三平方公里的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设计图纸有上万张,最后用一辆小车才拉得走。”作为一名设计师,文继涛参与了众多重大项目,也见证着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当被问及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什么,文继涛的思绪回到了2007年。文继涛站在自己设计的桥梁上。“汉源新县城移民迁建项目,这是一个历时多年才完成的大型移民工程项目。”文继涛向记者介绍,由于要修建国家“十五”重点工程——瀑布沟水电站,需要汉源县城整体搬迁。“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环境
  • 2023-05-15
    “四川新闻网”5月12日以“解码四川高校王牌学科⑨丨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力攻丘区农业机械化难关”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刘珩 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文 吴枫/视频 曾慧/海报制图学科简介机械工程学科是西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85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下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科长期致力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和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突破丘陵地区农机化“卡脖子”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装备与工艺,是四川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4月末,猕猴桃花期刚至,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的师生们便来到什邡,开始尝试用履带授粉机开展智能靶向授粉试验。教授带学生一起做设计、搞实验、解问题,这是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日常。学科汇聚了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汽车与交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等众多学院的科研力量,形成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能源动力装备工程等五大研究方向。通
  • 2023-05-15
    四川教育电视台(SCTV-8)5月13日以“大学生双创项目:鉴别真假语音助力信息安全”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在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捕风捉音——伪造语音检测系统》项目获得本科生创意组金奖。该项目团队有来自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的12名本科生组成,项目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历时两年技术攻关,基于多媒体矩阵及深度学习语音识别技术,研发出一款语音检测软件,实现真实语音和伪造语音的区别,其主要核心技术有望防范电信诈骗和数字语音。项目代表甘佳鑫说道:“在整个创新创业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信息安全多么的重要,激发了我树立保护国家信息安全,保卫公民隐私的奋斗目标。”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熊玲说道:“我们通过开放科研实验室的方式,吸引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学生进入到我们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把我们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团队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们,指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理论方法,解决事迹网络安全问题,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
  • 2023-05-12
    “中国新闻网”5月11日以“西华大学师生开展田间插秧活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1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1日从西华大学获悉,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近日来到西华大学定点帮扶点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开展“田间插秧践初心忆苦思甜促振兴”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涵养知农爱农情怀,师生们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体验插秧、调研座谈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活动现场。在西华大学派驻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师生来到了青肖家水田,在当地插秧能手的带领示范下,认真学习插秧技能和注意事项。通过观看示范演示和当地村民的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基本领悟了水稻秧苗移栽技术。随后,师生们挽起裤脚、脱掉鞋袜,分秧、插秧,个个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屈立丰在田间地头鼓励大家,通过劳动体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强农兴农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报道链接如下:中国新闻网:西华大学师生开展田间插秧活动http://www.sc.chinanews.com.cn/bwbd/2023-05-11/1
  • 2023-05-11
    “教育导报网”5月11日以“西华大学: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倪和平王舒)5月8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员师生一行48人,来到西华大学定点帮扶点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开展“田间插秧践初心 忆苦思甜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涵养知农爱农情怀,师生们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体验插秧、调研座谈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在学校派驻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师生来到了青肖家水田,在当地插秧能手的带领示范下,认真学习插秧技能和注意事项。通过观看示范演示和当地村民的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水稻秧苗移栽技术。随后,师生们挽起裤脚、脱掉鞋袜,躬耕田间,分秧、插秧,个个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在水田中,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象。望着被风拂过的秧苗,满身泥水的师生们深深体会到了粮食生产的来之不易。上午,学院和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政府就“助力产业振兴”进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人文、乡村风貌建设等领域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会后,师生一行参观了龙蟠镇水堰口村的农户、村两委、蚕
  • 2023-05-11
    “四川发布”5月11日以“下田插秧!这所高校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5月8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员师生一行 48人,来到西华大学定点帮扶点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开展“田间插秧践初心忆苦思甜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涵养知农爱农情怀,师生们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通过体验插秧、调研座谈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在学校派驻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云中和村两委的引导下,师生来到了青肖家水田,在当地插秧能手的带领示范下,认真学习插秧技能和注意事项。通过观看示范演示和当地村民的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基本领悟了水稻秧苗移栽技术。随后,师生们挽起裤脚、脱掉鞋袜,躬耕田间,分秧、插秧,个个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学院党委书记屈立丰在田间地头鼓励大家,通过劳动体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强农兴农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在水田中,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象。2020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宁圆奕说:“看着这两块秧田,内心满满的成就感。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耕耘就不会有收获,
  • 2023-05-11
    “成都商报”5月9日以“老人被车撞倒在地4名成都大学生挺身而出”为题作了报道,报道我校管理学院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四名同学在地铁站帮助一位被电动车撞倒老人的事迹。报道全文如下:从左至右: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夏樱姿近日,一面“路见不平 挺身而出”的锦旗被送到西华大学管理学院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四名同学手中,赠送者是一位老人。今年4月初,在犀浦快铁站附近,一位老人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在地。当肇事司机准备骑车离开时,被路过的四名大学生拦住。四人报警并将老人送往医院,联系上家属后才离开。在同学们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却被老人及家属记在心里。5月8日,记者联系上了事发时出手相助的夏樱姿等人,请他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老人被撞倒在地 4名大学生挺身而出蒋思思、朱子怡、尹尚鑫和夏樱姿是西华大学管理学院202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4月初,四人相约前往青城山游玩。当天上午9点左右,四人途经犀浦快铁站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回头一看,发现一位老奶奶被飞驰的电瓶车撞倒在地上无法起身。四人来不及商量,不约而同地冲上前去帮忙。他们第一时间检查她的身体状况。“当时只见老奶奶面色不佳,手肘及
  • 2023-05-10
    “中国网”5月10日以“聚焦精准帮扶 西华大学凝心聚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5月10日讯西华大学自定点帮扶南充市嘉陵区以来,认真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超两不愁三保障”和“五大振兴”总体目标,坚持智力支持与项目支持相结合,聚焦帮扶任务,发挥该校学科专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与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加强对接,持续提升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嘉陵区乡村振兴贡献着“西华”力量。“我校党委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定点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领导班子主责、承办机构主推、单位全员主帮、驻村干部主干’的‘四位一体’帮扶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推进帮扶工作。”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校校级领导班子等12人次,教授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200余人先后来到受扶地开展帮扶工作。在嘉陵区开展帮扶项目约40个,涉及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帮扶成效显著。“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党建指导一刻不松缓。西华大学分四年向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提供资金50万元,用于提升党建阵地建设,实现水堰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升便民服务环境。同
  • 2023-05-05
    “中国网”5月3日以“喜报! 西华大学新增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5月3日讯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相关公示,西华大学7门课程获批认定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门,线下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3门。截至目前,西华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据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深化教学改革,制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积极打造一流本科金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推进教学“新基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我校将进一步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通过建强一流本科课程,提升人才培养培养质量。”报道链接如下:中国网客户端:喜报! 西华大学新增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r0KTD7AT.html
  • 2023-05-04
    “川观新闻”4月27日以“2023天府文化云讲堂全新启航 首期走进一代‘蜀地鸿儒’扬雄的传奇人生”为题作了报道,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做客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在首期“溯源天府·漫话扬雄”内容中,与青年学者共话“蜀地鸿儒”四川历史名人——扬雄的传奇人生。报道全文如下:图片由天府文化云讲堂提供“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亭”在哪里?“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治不忘乱,安不忘危。”蕴含着盛极必衰、居安思危的名句又出自何处?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揭晓了答案。4月27日,2023年天府文化云讲堂在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全新启航,在首期“溯源天府·漫话扬雄”内容中,青年学者与文化专家齐聚扬雄故里郫都区,共话“蜀地鸿儒”四川历史名人——扬雄的传奇人生。节目现场全新出发跨时代的沉浸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不断积淀,巴蜀文化则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去年,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推出直播文化品牌《天府文化云讲堂》,广邀各路大咖讲成都故事、摆成都历史、展成都底蕴,已推出《天府之根·源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