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依据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转发了该通知,并对我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今年全国发生多起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累计患病学生126人,给患病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危害。结核病疫情在学校的暴发流行,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卫生部、教育部和省卫生厅、省教育厅专门就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 学校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校医院、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协作,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倡导开展“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等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活动。 学校指出,要完善机制,明确职责,规范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各单位要与校医院密切配合,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和处置方案,汇报本单位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信息。校医院要按照卫生部印发的《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临床路径》,规范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附属实验学校要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关亍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并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结核病预防接种工作。 从校医院获悉,每年的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校医院都在校内组织开展了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张贴海报,发放相关宣传资料;每年新生进校和毕业生离校,校医院都要举行学生体检,进行筛查。同时,校医院还安排了专人负责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全程追踪管理,及时对病患者的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发现结核病疫情时,立即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结防机构报告情况。对于结核病患者,校医院的医生会定期提醒其吃药、打针,帮助其治疗。 校医院医生提醒大家,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积极参加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附:肺结核预防控制核心信息
1、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得了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极大的危害。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近距离咳嗽喷嚏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经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人人都有可能患上肺结核。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开发出针对成人的有效疫苗。因此要养成良妤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开窗多通风,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在密闭的环境中,空气不流通,如杲存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则容易造成传播。因此要提倡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德心,咳嗽打啧嚏时要掩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随地吐痰。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肺结核患者在发现和治疗之前的传染性最强,及时诊治肺结核,患者症状较轻,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康复较快。一旦肺结核患者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 肺结核患者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6、对结核患者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患者,避免肺结核传播是保护家人、关爱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7、我国在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均设立了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和定点医院(具体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和结防所)。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痰涂片、胸片等肺结核主要检查项目实施免费,并对确诊患者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品。 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流动人口到任何地方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享受上述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 8、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9、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肺结核患者的休学、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