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1-02-05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应急管理全民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边慧敏呼吁,人民群众是应急管理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省上应出台《应急管理全民教育实施纲要》,大力提升全民安全素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川观新闻记者江芸涵韦维边慧敏分析说,我省应急管理常态化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各综合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平台建设滞后,科普教育基地布局相对集中,不能满足我省应急管理全民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为例,该基地设计年接待量30万人次,仅占成都市常住人口1.84%。”“普及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的长期支持与参与。”边慧敏建议,我省应出台《应急管理全民教育实施纲要》,指导各级政府、相关企业与社会公众开展应急管理宣教活动。将应急管理知识普及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内容,确保应急管理全民教育取得实效。政府应建立协调保障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全民教育。边慧敏谈到,在线平台与线下基地是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我省应建立应急管理
  • 2021-01-28
    1月26日,副省长罗强赴西华大学调研。罗强一行先后到西华大学彭州校区、校本部的校史馆、流体与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学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体育馆等,调研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大运会场馆建设和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寒假留校学生服务保障情况,向老师同学致以新春的问候。罗强强调,全省高校要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疫情防控、学校食堂和宿舍安全管理等工作。特别要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抓好防疫工作,细致周到搞好学生服务,做到关爱留校学生有温度,让他们过一个平安充实、愉快祥和的假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推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西华大学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要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推进应急学院建设,加快应急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为服务国家和我省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澜涛参加调研。
  • 2021-01-13
    近日,历时半年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比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71所高校参加。我省西华大学李学芹、彭旭、王成珍3位老师组成的团队,获得全国一等奖。近年来,李学芹、彭旭、王成珍一直在探索课程思政。此次,她们借用参赛契机,尝试在外语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凸显人文教育本质,形成了一套能应用在外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关于这次比赛,三位老师们都表示,“通过这次比赛,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积极为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力争实现外语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
  • 2020-12-28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6日至27日举行,今年四川参考人数创新高,准考人数增长19%,达到20.8万人。我校作为四川省设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之一,迎来了4132名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的领导下,经过学校周密部署,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华大学考点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考场入口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我省研招考试工作精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了此次考试的考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设置了发热、隔离考场7个,并对考场环境由内而外进了消杀,保障考试安全、顺利进行。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2-22
    12月19日,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SCTV-8)以“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记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郭聪”为题,专题报道了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我校体育学院辅导员刘凤丽的事迹。视频如下:相关链接: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SCTV-8):“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记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郭聪”
  • 2020-12-16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同时,为了保证同学们回寝休息,学校特例不断电。据悉,金牛区疾控组织了5家医院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当天晚上,西华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师生们将感激与敬意转化为文字,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的白衣天使。同时,学校在检测期间有序的组织、暖心的服务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川观新闻、四川新闻网、四川发布、封面新闻、锦观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据悉,金牛区疾控组织了5家医院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太多的感谢来不及说出,太多的敬意不知如何表达。当天晚上,西华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师生们就感激与敬意转化为文字,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的白衣天使。12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人民日报客户端:泪目!成都学生深夜齐跳“听我说谢谢你”向医护致敬https://wap.peopleapp.com/video/6066115/5978246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同时,为了保证同学们回寝休息,学校特例不断电。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四六级开考!这些大学生连夜核酸检测……学校操作暖心”为题,对学校在检测期间有序的组织、暖心的服务进行了报道。
  • 2020-12-09
    12月1日,我校精准扶贫采购的甘孜州巴塘县生态土豆送达学校。这是继11月25日之后,学校购买的第二批生态土豆,两次总计12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将扶贫融入到日常生产当中,通过“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的方式,采购帮扶贫困县的农产品,让农产品直达高校,促进农户增收、带富贫困农民,既实惠高校学生、又保证鲜活农产品供应。据悉,学校设立了精准扶贫绿色食品专用售卖窗口,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根据提前制定的分配方案,逐一将土豆送至学生二、四食堂。征集借鉴经典地道烹饪方法,由食堂厨师利用原材料特色研究制作出新菜,香脆土豆、糖醋土豆、盐椒土豆、孜然土豆、蒜泥土豆、麻辣酸香土豆……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在食堂物资直销站,生态土豆也以直采直卖的形式,按照进价销售给广大教职员工。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四川新闻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川广新闻、四川经济在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新华网:西华大学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20-12/02/c_1126812282.htm中国青年网:土豆
  • 2020-12-09
    12月8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西华大学开展研究生思政课‘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为题,对我校为推动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举办的为“砥砺前行,共创辉煌——青春告白祖国”研究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会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