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5-03-19
    “人民网”3月19日以“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助《哪吒2》登上动画片巅峰”为题作了报道,在这篇报道中我校“教学方式创新、毕业设计产品转换”等内容被提及,报道全文如下:“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至今还在不断刷新影史纪录。在电影中,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出战前,整个龙族取下自己身上最坚硬的鳞片做成万鳞甲披在他身上,护他周全。而电影之外,《哪吒2》的诞生不仅是全国动画产业链的一次联合作战,也是四川高校毕业生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这部国产动画的“万鳞甲”。这次亮相,展现了四川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功夫。近年来,四川高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师资能力提升等多方面不断创新探索、苦练内功、提质增量,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四川高校,解锁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组密码。密码1学什么从高校课表 看“博”与“精”的平衡之道在电影《哪吒2》的制作团队中,无论是医学生跨界成为动画电影导演的饺子,还是工科生转型为音乐制作人的阿鲲,这两位四川高校毕业
  • 2025-03-17
    “中国教育报”3月14日以“筑一流课程之基 拓创新育人之路——西华大学理学院持续推动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为题,对我校理学院课程改革进行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理学院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秉持“长、理、创、辨”的教学理念,深耕有机化学教育领域20余年。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持续推动“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思政引领,奠定课程育人之基构建化学思政育人新格局。团队从大一学生先导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化学专业导论”入手,分内容、分板块、分导师组制定化学思政育人框架,将化学专业课程内容中的化学原理和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守恒、微观与宏观、统一与多样等哲学理论紧紧融合,构建了涵盖广泛、内涵丰富的化学思政育人新格局。梳理化学思政链条。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团队按照“结构—性质—原理—制备—应用”五位一体的模式构建知识体系,将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严谨求实态度和职业责任感、哲学思维启迪和科学素养等内容深植于知识体系中,旨在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创新能力。主干课程“有机化学”于2023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 2025-03-09
    “川观新闻”3月7日以“四川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攻坚行动启动,专场招聘会提供3300余岗位”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3月7日,四川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攻坚行动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四川分盟系列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活动期间分别举办专场招聘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四川分盟年度工作会议、建工交电分盟校企对接活动,四川省40余所高校,全国120余家单位企业参加活动。当天,专场招聘会现场氛围浓烈,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成都科技园等来自成渝地区的知名企业纷纷亮相,提供就业岗位3300余个,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教育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川内4000余名毕业生积极参与,现场咨询热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逾千人次。专场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咨询指导专区,来自西华大学的“青蓝”职业发展与就业咨询工作室导师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指导、政策讲解等服务,助力学生提升求职技能。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政策清单》100余册,现场解答疑问200余人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四川分盟年度工
  • 2025-03-01
    “新华社”2月28日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贞贞所著《安邦·致君·化民:先秦两汉〈诗〉教研究》一书作了书评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追溯诗歌的起源,最早的诗集,正是产生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经》。这些优美的诗篇,展现了周人族群奋斗的艰难与荣耀、周王朝发展的兴盛与衰亡,包含着卿士大夫的感悟嗟叹与普通百姓的欢喜失落……意蕴丰富,包罗万象。以《诗》为载体的教化,正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孔子曾云:“温柔敦厚,诗教也。”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诗经》始终处于国家政治礼教的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功能。《诗》之教,春风化雨、浸润无声,在经久不衰的传唱、吟咏与阐释中,以温柔婉转的方式,传播伦理道德、阐明政教之道,美风俗而厚人伦,和天下而致太平。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贞贞所著《安邦·致君·化民:先秦两汉〈诗〉教研究》一书,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清晰的逻辑分析、朴实清新的文笔,构筑起先秦两汉时代《诗》教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完整脉络。作者从内在属性与外在功能两方面,对《诗》教概念进行了系统定义,并在《诗》教的宏观概念下,提出原始《诗》教、贵族《诗》教与儒家《诗》教三个子
  • 2025-02-19
    “中国网”2月18日以“助力绘就国产动画新辉煌 西华大学学子参与制作《哪吒2》” 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春节贺岁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已刷新多项票房纪录。截至2月17日,《哪吒2》又打破一个新纪录——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前十的亚洲电影。它以精彩的故事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赢得观众热烈反响,成为中国动画及中国电影的新标杆。据悉,《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汇集了国内130余家动画企业的力量,是中国ACG(动画、漫画、游戏)产业整体发展的缩影,也再次展现了成都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西华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联动,其中,该校三位校友深度参与,为四川ACG人才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哪吒2》爆火的背后,藏着我校校友的热血与梦想。”据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哪吒2》制作过程中,负责角色特效工作的伍金平为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2017届动画专业毕业生;负责场景氛围设计工作的黄静妮为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2017届动画专业毕业生;负责美术设计工作的康文博为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2023届产品设计专业毕业生。此外,该校屈立丰、周红亚、刘琥、罗纲、赵
  • 2025-02-15
    “教育导报网”2月14日以“西华大学举办寒假留校学生团拜会,让留校生的春节不孤单”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记者 张玥)新春佳节,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是回到家乡和家人朋友团聚的日子,但对于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胡伟豪而言,今年的春节却显得不同寻常。由于科研需要,胡伟豪决定今年留校过年。“在学校过年会不会有些孤单寂寞?”一场由西华大学举办的新年团拜会打消了胡伟豪的顾虑。寒假期间,为让更多因学业、比赛、社会实践等原因暂时不能返乡的留校学生感受春节到来的喜悦,西华大学举行了2025年寒假留校学生团拜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主要负责人及260余名留校学生欢聚一堂,畅叙收获、共迎新春。吃团年饭是团拜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各式特色美食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餐饮需求。团拜会现场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包括写福字迎新春、蒙眼摸福、好运投壶、金锣迎新、看图猜词、弹瓶盖、踢毽子、抢瓶子等项目。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积极参与,在游戏中感受年味,在欢笑中迎接新年。“我是第一次留校过年,没想到学校竟专门为我们准备了新年团拜会,我们不仅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有热闹非凡
  • 2024-12-24
    “教育导报网”12月24日以“织围巾送温暖,西华大学“白开水”公益开展暖心活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曾余妮 罗雅馨)11月18日,西华大学白开水公益联合赤橙公益面向成都各高校大学生,展开了一项为期半个月的暖心行动——手工织围巾,为西南地区的乡村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度过寒冬。白开水公益是一支由西华大学学子组建起的支教公益团队,每年暑期都会对西南地区乡村儿童进行3-4周的支教,迄今已走过木杉、新都桥等30余地。今年下半年,他们了解到西南山区的乡村小学仍然资源短缺,留守儿童在冬天没有充足的条件去抵御严寒。因此,此次织围巾暖心行动就是他们在支教之余,为增加对乡村儿童的关爱所开展的特别活动。通过前期的公众号、表白墙等线上宣传,白开水公益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随后在QQ建群,进行统一物资购买和发放,志愿者可自行编织围巾1至4条,并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上交回白开水公益,于12月11日至15日由赤橙公益对接农村小学代为捐赠,在寒假到乡村收集孩子们的回信和照片视频反馈,回寄给志愿者。白开水公益活动一经宣传,反响热烈,参与者多达1500余位,大家纷纷报名,留下自己奉献爱心的剪影。
  • 2024-12-09
    12月4日,我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周春光博士撰写的实事文章《弘扬习近平法治思想 做好守法市民、建设法治城市》刊登在《成都日报》-理论周刊板块。版面截图该文章在全国法制宣传日与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通过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和系统推进守法市民与法治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展开,提出应当继续坚持落实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致力于锻造深入市民心中的法治信念与塑造城市灵魂深处的法治精神,努力铸就市民法治心与城市法治魂。
  • 2024-11-29
    “教育导报”11月29日以“西华大学以“西华易班”数字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智慧育人体系—— 大数据助力“大思政”育人”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大学生入党流程有哪些?”“能不能提供水利水电专业的学习规划?”“校园一卡通如何充值?”每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兰泓剑就会询问“西华易班AI助理”。“有问题找‘西华易班’,这已经是同学们的共识。”兰泓剑说。在西华大学,“易班”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思政信息、文化活动发布的“窗口”。经过迭代升级的“西华易班2 .0”已经成为集党群服务、学生工作、教学管理、思政教育、 AI伴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数字育人平台。“‘西华易班’不仅成为师生在校生活不可或缺的帮手,也在丰富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体系,铺开了学校网络思政启智润心的新图景。”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莉说。重构在校生活深化“三全育人”“没有想象中新生报到的排队登记,入学时,我提着行李直接就到了寝室。”兰泓剑说,入学前,他按照指引注册了“西华易班”数字平台,不仅线上办理了入学报到手续,自动进入了班级群,还收到学校环境、办学特色、专业先导课、
  • 2024-11-26
    “中国教育报”11月26日以“西华大学:深化综合改革,促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对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近年来,西华大学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位授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认可,蹚出了一条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硕贯通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推进本硕课程一体化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为试点,探索建立本硕连贯的教学体系以及一体化的考核机制,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依托国家级别线上一流课程“中华法文化的制度解读”,探索本硕共享线上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硕共建教学团队,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加强本硕导师协同育人。硕士生导师积极担任本科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本研组团参与科创活动成为常态,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2项、铜奖9项以及省赛金奖24项、银奖31项、铜奖39项。积极开展本硕贯通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2021年荣获的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均由硕士生
  • 2024-11-18
    “人民网”11月15日以“从李冰治水的故事入手:专家解读《蜀道》蕴含的“天府之国”魅力”为题对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钊老师进行了采访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近期,四川省歌舞劇院出品的舞蹈詩劇《蜀道》正在進行首演前的排演,其中對李冰治水的故事進行了舞台化的呈現。四川省李冰研究會副秘書長、西華大學副教授李釗近日接受記者採訪,從李冰治水的故事入手,解讀《蜀道》蘊含的“天府之國”魅力。目前,學界主流認為,2000多年前,李冰被任命為蜀郡太守,進入蜀地開啟治水之路。李釗介紹,李冰之前,蜀地以大禹“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等為集中代表的岷江治理經驗,為李冰率人修建都江堰提供了經驗和水利技術上的支持。“都江堰是一個集防洪、灌溉、交通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體系,分為渠首工程和航運灌溉系統兩大部分。在都江堰建設過程中,李冰首先對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進行了全面勘察,遵循蜀地優秀水利傳統,率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治水活動,最終成就都江堰。”李釗介紹,都江堰渠首三大主體工程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位一體、首尾呼應,相輔相成,從而使堤防、分水、引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保証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 2024-11-13
    “四川新闻网”11月12日以“11月12日至12月10日 去西华大学看2024年四川省高校师生摄影大赛摄影展”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11月12日,由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指导,四川省摄影家协会、西华大学工会主办,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追光校园,定格岁月”——2024年四川省高校师生摄影大赛作品展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第四教学楼大厅、艺术大楼C区大厅举行。展览时间为11月12日至2024年12月10日。教工普通组 一等奖 《最可爱的银龄老师》 西昌学院 黄晗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追光校园,定格岁月”——2024年四川省高校师生摄影大赛自7月15日启动征稿,至10月7日24时截稿,受到广大师生摄影者的踊跃参与,赛事共计收到省内66所高校教师、学生1239件摄影作品。学生普通组一等奖《青春接力》西南科技大学 钱天瑞  经专家两轮评审,最终确定149件作品获奖(入选),其中教师普通组、手机组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入围奖51名;学生普通组、手机组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入围奖68名。获奖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校园风光、课堂教学、学术科研、师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