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2-12-08
    “新华社客户端”12月5日以“200余名专家研讨蜀学历史与未来发展”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新华社客户端成都12月5日电(记者 吴晓颖)“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蜀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西华大学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议蜀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大计。“文章冠天下,蜀学垂无穷”,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蜀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富集,历史底蕴深厚,是全国学术流派之一。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蜀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80余篇,涵盖经学、史学、考古、文学、语言、教育、数学、禅学、书法绘画等领域。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力介绍说,2003年西华大学就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共建了蜀学研究中心,并创办《蜀学》研究辑刊,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另外,成立于2003年的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研究中心,与西华大学图书馆共有“四川地方文化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库”,在岷江流域文化研究、四川名人研究、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四川文化产业
  • 2022-12-07
    “中国网”12月5日以“200余位专家学者共议蜀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12月5日讯12月3日,“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蜀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西华大学主办,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省第一批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西华大学蜀学院、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蜀学研究中心承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美国肯恩大学、日本小樽商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锦城学院、四川省文史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文史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议蜀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大计。“西华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高校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以蜀学来构建西华大学的发展特色。”开幕式上,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西华大学蜀学院院长张
  • 2022-11-23
    “四川新闻网”11月21日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1月21日讯(记者陈淋)日前,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在西华大学成立。省循环经济协会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促进强化全省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防范能力,在“防风险、保安全、稳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提升环境应急处置水平,为四川绿色发展、安全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授牌仪式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四川加强环境应急工作不仅关系“美丽四川”建设,更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他表示,成立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委会意义重大,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环境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他希望专委会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不断汇聚精英智慧,努力把专委会办成为“政府满意、会员信赖、社会好评”的知名品牌机构,为维护四川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西华大学
  • 2022-11-22
    “四川经济在线”11月23日以“省循环经济协会环境风控与应急管理专委会成立”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21日讯11月18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华大学举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钟勤建,西华大学校长刘树根等领导,以及有关专家、教授等出席大会。在成立大会上,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明劲宣读了成立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委会的批复。专委会会员代表表决通过了专委会管理细则,选举产生了专委会负责人。会长钟勤建向专委会授牌,成都兴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钱刚代表专委会会员在会上作了发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致辞中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四川加强环境应急工作不仅关系“美丽四川”建设,更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成立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委会意义重大,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环境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
  • 2022-11-21
    “四川经济在线”11月18日以“西华大学新生开学典礼盛大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18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师生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充分发挥典礼文化育人作用,11月17日,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第十五届西华秋韵迎新文艺晚会隆重举行。本次开学典礼暨晚会采取“一校三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郫都校区、宜宾校区、彭州校区三个主会场同步举行。  “再大的困难都无法阻碍你们的求学之路,再遥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止学校对你们的牵挂!”西华大学校长刘树根代表学校向1482名研究生、8279名本科生、1734名专升本学生、57名留学生共计11552名新同学,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和热烈欢迎。刘树根说,高温、地震和疫情让今年的开学来得特别晚。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更显珍贵。他表示,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好、守护好每一名西华学子。  刘树根校长深情回顾了十年来学校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蓬勃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学校将以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浓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加油助力。  刘树根校长勉励全体
  • 2022-11-10
    “光明日报客户端”11月9日以“西华大学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11月7日,西华大学知识产权贯标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审核认证,并取得了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认证证书。2016年,《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发布后,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分期分批进行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实施,简称“贯标”。2020年,西华大学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成都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学校2021年启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设立先进技术转移与转化办公室,分批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对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容,查漏补缺。今年10月,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派出3位专家组成认证专家组进驻西华大学,通过审核材料、调研取证、查阅档案文件、组织座谈和跟踪审核等方式,审核组对照标准条款认真审阅了有关材料并详实记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西华大学于11月7日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终审并获得认证证书。据悉,西华大学新编制了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信息检索分析控制程序、知识产权控制
  • 2022-11-10
    “教育导报”11月8日以“用心用力为毕业生求职“铺路搭桥”——我省高校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近日,我省各高校陆续开展秋季校园双选会,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畅通求职渠道。为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省各高校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专家讲座等就业服务,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从“好就业”到“就好业”。西华大学打出“三度”组合拳,助力就业困难毕业生为全力确保2023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西华大学凝聚各方力量,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就业平台。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西华大学采取有力措施,打出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组合拳,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尽快尽早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帮扶有“力度”,就业市场有“广度”。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通过学校、学院联动,将各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纳入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聚焦重点,包干帮扶、结对帮扶,形成全员帮扶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就
  • 2022-11-08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11月5日以“‘爱蓉增绿’调查问卷成果进高校活动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菲菲实习记者李世芳)昨日,2022年公园城市荟“爱蓉增绿”调查问卷成果进高校活动在西华大学4号教学楼报告厅举行,行业专家携手分享公园城市治理成果,共同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公园城市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后续人才培养工作。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共青团成都市委主办,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和成都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承办的2022年公园城市荟专项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本次活动以《“公园城市荟·爱蓉增绿”调查研究分析报告》为分享、探讨内容,邀请了行业专家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其中,“公园城市荟·爱蓉增绿”问卷调查专业负责人李琛从调查情况说明、园林绿化建设、高校人才培养以及调查结论、对策等方面进行分享。此外,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余箭、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硕士生导师王娟等相关专家、教授从公园城市建设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专家、教授
  • 2022-11-01
    “四川新闻网”10月31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华大学百余名师生创作百件作品集中展览秀出美育新成果”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0月31日讯(记者陈淋)10月31日上午,“时代华彩——西华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作品展”在第四教学楼一楼公共空间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党委宣传部、美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油画、国画、水彩画、乡村振兴规划、动画等100余位师生的近100件作品参加了展览,荟萃了来自学校美育课程、美育教育部分优秀创作成果。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此后“西华人眼中的美丽西华”摄影作品也将在此展览。学生们正在观展此次展览设立了校园与人文篇、美丽乡村与振兴发展篇、青年之眼与向上力量篇、西华人眼中的美丽西华篇四大板块。其中,校园与人文板块主要展出师生笔下的校园风光和当代青年生活图景,涉及了中国画、油画和水彩等多重媒介,体现不同媒介下的校园之美,同时涵盖了写实主义、现代主义、抽象主义等多种艺术风格;美丽乡村与振兴发展板块以彰显国家发展战略下新型乡村文化的建设成果,展出环境设计专业师生近三年来所涉猎乡村振兴项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成果,并将以视觉输
  • 2022-10-31
    “中国社会科学网”10月25日以“不忘初心跟党走——西华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冉美玲曾江通讯员张雪萍)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西华大学组织师生员工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大会报告在学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师生一致表示将不忘初心跟党走,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西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与会人员在办公楼101会议室集体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各机关业务单位、各学院采取集中学习或自主学习等方式,利用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组织教职员工收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室、实验室或寝室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与此同时,西华大学彭州校区、宜宾校区也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分别组织师生员工集体收看。在整个收看过程中,师生们聚精会神,边听边做笔记,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树根在西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
  • 2022-10-28
    “四川教育电视台”10月26日以“西华大学:多方联动为毕业生提供追逐梦想的就业平台”为题,报道了我校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搭建线上+线下的多元就业平台,全力确保2023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并采访了我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招生与就业处相关负责人。报道视频如下:报道链接如下:川教观察:西华大学:多方联动为毕业生提供追逐梦想的就业平台http://www.sctv-8.com.cn/_wx/_wx_home_news_i.aspx?iid=638023930459888854said=636758887153726900
  • 2022-10-28
    “四川新闻网”10月26日以“复制粘贴般的优秀三对双胞胎一起上大学是种什么体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0月26日讯(记者陈淋)金桂飘香,银杏渐黄。今年秋天,西华大学又迎来一群新鲜“西瓜籽”。在2022级本科新生中,有三对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在成长路上,复制粘贴般的他(她)们,将在西华校园里继续同频共振,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姐姐李汐汝(左),妹妹李雪汝(右)“汐雪姐妹”:高考仅差一分热爱相同奋斗加倍李汐汝和李雪汝是一对来自四川省宜宾市的双胞胎姐妹,她们今年的高考分数仅相差1分,同时被理学院化学专业录取。“雪”舞清扬,“汐”水如嫣,源于诗词的“雪”和“汐”,代表着父母对姐妹花的珍视。在彼此心中,她们都是外向的姑娘。因为双胞胎天生默契,两人除了外貌相同,在行为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也在她们的成长故事里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印记。比如在家的时候,妈妈问要吃什么菜,姐妹俩都会脱口而出一样的菜名;去隔壁邻居家串门,虽然不是一起去的,但两个人说出来的话却是一样的。“小时候我们俩不是同一个班,我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妹妹在上其他课,但是老师走进来的时候看到我,就会问我都上课了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