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据悉,金牛区疾控组织了5家医院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太多的感谢来不及说出,太多的敬意不知如何表达。当天晚上,西华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师生们就感激与敬意转化为文字,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的白衣天使。12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人民日报客户端:泪目!成都学生深夜齐跳“听我说谢谢你”向医护致敬https://wap.peopleapp.com/video/6066115/5978246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同时,为了保证同学们回寝休息,学校特例不断电。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四六级开考!这些大学生连夜核酸检测……学校操作暖心”为题,对学校在检测期间有序的组织、暖心的服务进行了报道。
  • 2020-12-09
    12月1日,我校精准扶贫采购的甘孜州巴塘县生态土豆送达学校。这是继11月25日之后,学校购买的第二批生态土豆,两次总计12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将扶贫融入到日常生产当中,通过“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的方式,采购帮扶贫困县的农产品,让农产品直达高校,促进农户增收、带富贫困农民,既实惠高校学生、又保证鲜活农产品供应。据悉,学校设立了精准扶贫绿色食品专用售卖窗口,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根据提前制定的分配方案,逐一将土豆送至学生二、四食堂。征集借鉴经典地道烹饪方法,由食堂厨师利用原材料特色研究制作出新菜,香脆土豆、糖醋土豆、盐椒土豆、孜然土豆、蒜泥土豆、麻辣酸香土豆……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在食堂物资直销站,生态土豆也以直采直卖的形式,按照进价销售给广大教职员工。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四川新闻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川广新闻、四川经济在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新华网:西华大学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20-12/02/c_1126812282.htm中国青年网:土豆
  • 2020-12-09
    12月8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西华大学开展研究生思政课‘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为题,对我校为推动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举办的为“砥砺前行,共创辉煌——青春告白祖国”研究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会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 2020-12-09
    12月1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西华大学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为题,对我校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关注、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精神,迅速在校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学校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学校学习宣传贯彻意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将启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委员、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指出。近日来,西华大学组织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关注、学习研讨,迅速在校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学校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学校学习宣传贯彻意见。11月2日,学校召开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暨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大会。会上,学校就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11月10日上午,学校党委负责同志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赴锦江大礼堂参加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 2020-12-09
    12月4日,中国新闻网以“‘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举行”为题,对我校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4日电(记者贺劭清)4日,由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主办,创梦空间、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西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四川工商学院大创中心协办的“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活动现场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赵东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高校院企在郫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深入推进校院企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助力创客郫都建设。西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罗航表示,要立足西华特色和区域优势,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把“双创”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结合产学联动,校企双进活动,努力探索新路径。此次活动邀请到广州磐丰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黄洪康分享“投资人评委如何甄别优质项目”。黄洪康表示,投资人眼中的商业核心有四个要素,分别是“市场需求”“解决方案”“商业模式”“运营团队”。活动期间,掌上智捷室内导航、萌宠事务所、汇众天智一站式数据服务商三个学科竞赛获奖
  • 2020-11-30
    11月28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办,西华大学、四川九鼎天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在西华大学举行。作为四川省首届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吸引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的积极参与。经过必答题、抢答题和主观题三轮比赛的激烈比拼,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荣获本次知识产权竞赛一等奖,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荣获二等奖,宜宾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师范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荣获三等奖,其余高校获得优秀奖。本次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中国经济时报、四川发布、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1-30
    11月26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西华大学举行思政课‘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系列活动”为题,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社会考察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为加深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践的认知,深化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治理的研究,落实学院研究生课程改革要求,11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老师带领学院2019级研究生前往战旗村、农科村和双流区五洞桥社区开展“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社会考察活动。学院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战旗村,通过在当地走访调查及与村民交流了解到,战旗村原名集凤,在1966年更名为战旗大队,后为战旗村。战旗村主要是通过“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经验,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聚焦“领”字,抓好党组织建设;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聚焦“治”字,抓好治理有效;聚焦“富”字,抓好生活富裕;聚焦“美”字,抓好生态宜居;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0-11-30
    近年来,西华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瞄准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紧扣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机化工作的要求,主动融入,主动担当,扛起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大旗,举全校之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推进四川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践行地方高校使命,主动融入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发展。西华大学的建校初心是农业机械化,这也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缘起和根基。学校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始终坚持以服务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主动融入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发展。凝练特色,形成共识。学校结合60年办学过程中农业机械方面的积淀,多次召开会议总结凝练农机特色和优势,形成共识,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主,整合西华大学农机研究所的力量,大力发展现代农机装备。集思广益,充分碰撞。学校先后举办五期农业跨学科学术沙龙,创建农业跨学科学术沙龙QQ群,邀请涉农相关学科教师、校友和企业加入,组织其热烈讨论,充分思考能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做什么,怎么做。借力借智,学习参考。学校邀请国内国外现代农业专家来校分享,组织农业机械相关骨干教师赴国内相关高校及德国、日本等国家学习。创新体制机制,举全校之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学校把推
  • 2020-11-24
    11月23日,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西华学子获佳绩》为题,转载了我校学子在2020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佳绩的新闻报道。报道介绍了我校学子参加此次比赛以及获奖的情况,并介绍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背景以及西华大学燃油方程式车队建设发展情况。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西华大学方程式赛车队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必将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我校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川观新闻》报道(一)
  • 2020-11-18
    川报点赞我校女教授,2篇论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1月16日的川观新闻以《2篇论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西华这位女教授厉害》为题,宣传报道了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武小花副教授。报道介绍了武小花老师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取得的科研成果,重点介绍了她从历时3年发表第一篇SCI到现在多篇SCI,两篇ESI1%论文的科研历程以及其中的心得和体会。通过报道,展现了我校以武小花老师为代表的教师,敢于跳出舒适区,从熟悉的研究方向向更前沿学科领域过渡,敢于向顶级期刊投稿,不惧失败,深耕细作的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和开拓创新的西华精神。武小花老师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她本人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也离不开团队、学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学院和学校能够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老师,收获更多的点赞!新闻链接:2篇论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西华这位女教授厉害
  • 2020-11-17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李钊博士受郫都区农村、农业和林业局委托撰写的研究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于2020年11月16日在《成都商报》专版刊发。该文系统阐述了“川西林盘农耕文化内涵”、“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特质”、“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对推动当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林盘+产业协调发展”等内容,为如何在保护利用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控”战略的逐步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今年1月,位于川西林盘腹心地带的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充分说明了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层生态和文化哲理这一普遍价值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尤其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如何擦亮这一金字招牌、助力农民创业增收、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机制,从而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成都市“西控”战略提供林盘智慧和资源支撑等问题,是学术界迫切需要思考和探讨的核心问题。据悉,李钊博士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川西林盘农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