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19-04-04
    《中国教育报》4月4日第3版以“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为题刊载了我校党委书记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一道必答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高校必须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强化通识教育,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高校要瞄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瞄准需求抓好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淘汰陈旧专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专业,实现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再造与优化。要打造团队提升教师素质。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刚性与柔性、全职与兼职等方式,不仅引进科研型人才,也引进教学型人才。实施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早期竞争性策略和中晚期保护策略,推动“年薪制”与“传统编制”互转互通。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通过教研活动、集中培训、教学竞赛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水平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课程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 2019-04-04
    《中国教育报》4月4日第3版头条以“西华大学引进科研领军人才,组建名师教学团队,推动高质量课程建设——把人事改革和课程建设拧成一股绳”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引进科研领军人才,组建名师教学团队,推动高质量课程建设——把人事改革和课程建设拧成一股绳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政军近来频频往返于南京与成都之间,在位于成都的西华大学,他还有一个“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首席教授”的头衔。作为西华大学以“柔性”政策引进的兼职教授,每个学期的开学前、期中和期末,他都要到西华大学检查团队运行,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西华大学人事处处长王军介绍,所谓“柔性”,就是区别于传统的人事身份在校教师,以年薪制、项目制,全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广纳人才。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引进人才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西华大学探索出了“人才+团队”的引进使用模式。在西华大学,凡引进的领军人才,都必须进学校科研或教学团队,以此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素质。在西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修文看来,这样的改革探索,把人事制度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下成了一盘棋”,把“体外输血”和“自身造血”相结合,实现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引进高层次人才引领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制
  • 2019-04-03
    《四川日报》3月27日以“鲜明评价导向、分类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人才评价特殊通道——三个关键词看四川人才评价‘指挥棒’”为题作了报道,就四川省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有何亮点采访了我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全文报道如下:鲜明评价导向、分类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人才评价特殊通道——三个关键词看四川人才评价“指挥棒”“它的出台对四川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日前采访中,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肯定道。边慧敏口中的“它”指的是不久前我省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我省将分类建立符合人才特点、激励人才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加快构建导向明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意见》有何亮点?透过三个关键词,记者梳理出答案。A鲜明导向把品德、能力、业绩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注重考察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人才评价难在哪儿?在边慧敏看来,如何破解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唯奖项等倾向,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是首要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深有同感,他指出,现在一些医生为追求职称晋升,醉
  • 2019-03-22
    【中国社会科学网】3月21日以“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张雪萍记者赵徐州曾江)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西华大学师生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认真关注座谈会的相关报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学校引发热烈反响,师生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思政课建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通讯员/供图3月20日下午,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党政领导、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思政课教学与育人的心得体会,并围绕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等问题建言献策。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毛正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备受鼓舞,对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信心,我将认真领会“八个统一”方法论,与学院行政齐抓共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坚
  • 2019-03-20
    【川报观察】3月14日以“00后对话代表委员|大学生要提升金融素养,远离不良校园贷”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全国两会即将闭幕,但场外的00后们仍密切关注着两会动态。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00后会以哪些独特视角看问题?有什么想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问呢?我们搜集到了不少00后的“两会声音”回顾↓↓↓00后对话代表委员①|想创业又怕失败?“100次失败只要1次站起来就成功”00后对话代表委员②|精准帮扶,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第三期00后与代表委员的对话即将上线!下面向我们走来的是——西华大学00后的同学们,来听听他们的“两会好声音”吧!前方代表委员已准备就绪,就等00后来提问啦!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大学副校长许州▼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点击查看视频↓↓↓00后与代表委员对话的重点信息,都拿小本本记下了吗?问:对于防范校园贷有什么好的建议呢?问:您今年在立法方面有什么提案和建议?问:对于管控网络游戏有什么建议呢?问:军工技术能否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呢?对于网络游戏管控,代表说:实名认证,控制游戏时间对于校园贷,委员说:金融素养进校园,提升金融知识本期00后与代表委员的对话,
  • 2019-03-19
    近日,我校在各大食堂开辟凉山州精准扶贫绿色食品专用售卖窗口,以购代捐,师生6天吃完4280斤土豆和2030斤莲花白,助力凉山州脱贫一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国网、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在线、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四川之声等媒体纷纷对此作了报道。相关链接如下:【中国网】西华大学食堂开精准扶贫窗口卖土豆以购代捐助力布拖http://sc.china.com.cn/2019/kejiao_xiaoyuan_0314/311735.html【四川新闻网】西华大学以购代捐助力凉山脱贫4280斤土豆和2030斤莲花白6天全售空http://scnews.newssc.org/m/system/20190314/000950639.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四川经济在线】西华大学以购代捐食堂精准扶贫土豆热销http://scjjzx.jrtzb.com.cn/jjzx/edu/2019-03-14/4033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土豆成这所学校食堂的“网红”产品原来背后
  • 2019-03-19
    【四川日报】3月19日以“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记者江芸涵)3月11日,西华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在印尼梭罗市举行了孔子学院揭牌仪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与三一一大学校长赖飞克(RavikKarsidi)教授共同为孔子学院揭牌。中爪哇省与四川省在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位于中爪哇省梭罗市的印尼三一一大学成立于1976年3月11日,在印尼1600余所国立大学中名列前茅,是知名的综合性公立大学。经过两校的不懈努力,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于去年顺利获批成立。这是印尼第7所孔子学院,也是中爪哇省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边慧敏表示,西华大学将举全校之力,与三一一大学一起建好孔子学院。本所孔子学院还会与当地华人团体密切合作,结合四川省和中爪哇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两校和校企间深入合作,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扩大民间往来,服务中国——印尼人文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中国和印尼全面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此前,西华大学与三一一大学已签署校际MOU、汉语专升本双学位项目、食品安全领域合作科研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学
  • 2019-03-14
    【四川新闻网】3月14日以“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揭牌”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揭牌仪式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3日讯(张艺鸣记者陈淋)西华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共建的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近日在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正式揭牌。这是距印尼上一所孔子学院成立7年之后,在此成立的第7所孔子学院,同时也是中爪哇省的第1所孔子学院。据悉,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将成为推动中印两国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出精通中文、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并致力于推进两国、两校的学生合作与交流,成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使者。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表示,将举全校之力,与三一一大学一起建好孔院。本所孔子学院还会与当地华人团体密切合作,结合四川省和中爪哇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两校和校企间深入合作,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扩大民间往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服务中国--印尼人文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中印尼全面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尼都是拥有灿烂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宛若两颗闪耀的明珠隔海相望。中爪哇省与四川省、梭罗市与成都市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在校际规模、优势学科等方面有
  • 2019-03-13
    【郫都报】3月12日第三版整版以“农业机械化开启郫都现代农业‘加速度’”为题作了报道,采访了我校档案馆馆长杨志松、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教授廖敏。全文如下:又是一年三月天,春耕春播正当时。旋耕机打田、起垄机起垄、生菜移栽机栽种覆膜……惊蛰前后,新民场街道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各式各样现代的智慧农业机械“铁牛”穿梭于田间。贺彬是新民场街道净菊村生菜种植大户,“采用这台从意大利定制的生菜移栽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生菜栽种和覆膜两个步骤,种完一垄地仅需6分钟,而传统方式完成同样工作量需要1—2小时,还达不到现在的品质标准。”说起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方便,贺彬乐得合不拢嘴。2019年1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每亩多赚6600元,现代
  • 2019-03-12
    3月11日,【封面新闻】以“全国政协委员郑鈜:优化营商环境需立法”为题,采访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密切关注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全文如下:2019全国两会,“优化营商环境”是代表、委员讨论最频繁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也密切关注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今年的一个提案,就是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3月9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郑鈜直言,“这是最重要的立法之一。”封面新闻:今年的提案内容是?郑鈜:今年主要是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封面新闻:为什么重点关注这项内容?郑鈜: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也是全国各省(市)都在努力的事业。事实上四川已经有打算,希望就此制定地方性法规,但相关的条件还不是太成熟。有一个情况是,地方上实际能够做到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有限,原因在于很多的权限改革和创新还得依靠国家层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等待上位法。封面新闻:还没有地方立法的先例吗?郑鈜:不是,全国已经有四个地方出台了地方性的法规。包括辽宁、河北、陕西和黑龙江,但是参考价值还不够,主
  • 2019-03-07
    【经济日报】3月6日以“以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为题,报道了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热词,其中我校副校长郑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了题为“【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的发言。全文如下:【就业优先】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委员、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表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夏林茂代表介绍,北京市出台了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实施扶持创业6000人,带动就业2.4万人等具体工作目标。夏林茂代表表示,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将牢牢抓住“促进困难群体就业”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做好几项工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定期会商研判分析辖区就业形势,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用工变化情况;研究出台区域性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将补贴标准从40%提高到50%,并将民营企业纳入稳岗补贴范围;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强托底保障。(祝惠春)【长三角区
  • 2019-03-01
    【中国青年报】3月1日第1版以“郑鈜:为破解校园贷难题支招”为题作了报道,报道了我校副校长郑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关于破解校园贷难题的提案和研究,全文如下:中国青年报截图“亮剑校园贷,应该适度开放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去年的提案内容。如今,这个提案进展如何?校园贷问题是否得到缓解?在今年全国两会前,郑鈜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相关调研。他表示:“相比以前,从新闻报道来说,这一年的恶性案件相对少了。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校园贷的宣传和警示多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有了一定提高。”大学生信用卡供给和应用严重不足2018年7月,郑鈜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对该提案的答复。“他们专门给我打电话进行了说明。”银保监会答复称,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相关金融服务工作,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满足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答复中提到了一组关键数据: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3017.5万人,办理学生信用卡355万张,累计发放学生信用卡贷款11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已有12家银行开展学生信用卡业务,共发放学生信用卡4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