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讲座:从《金匮要略》“痉湿百合病”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作者:来源:西华大学发布时间:2023-10-17浏览次数:411

主讲题目:从《金匮要略》“痉湿百合病”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主讲人:马宇医师(巴蜀伤寒学派邓陈马流派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潘殊闲教授(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时间:2023年10月18日(星期三)14:00-16:00

地点:6A127

主讲人简介:

马宇,1984年生,四川成都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直工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医疗卫生小组副组长。师承杜菊园、陈治恒、文昌凡、邹学、吕天贵、王二虎、刘方柏等国医大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2022中医药“冷门绝学”继承型人才学术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主持整理出版恩师陈治恒教授学术笔记《伤寒疏解》《岐黄探微》《伤寒钩玄》。曾主讲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中医文献概论》课程。先后在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学术讲座,反响热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医学类”子课题《郑钦安医学三书校注》。出版近代巴蜀名医著作《曾懿集》《简易医诀》《何伯温病辨证录》《蜀中医篡》。参编《中华医典》。作为主编或《伤寒论珍本汇刊》。主副主编编篡《中医温病文献珍本汇刊》、张“学术、文献、临床”三位一体的研究径路与治疗模式。对医治女科经带胎产病、儿科常见病、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康复等有一定经验。

讲座主要内容:

从中医病名探讨与辨治两个大的方面,介绍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第一,疾病的特性包含传染性、流行性、地域性与家庭聚集性四个方面。第二,新冠感染的症状是逐渐开始变化的,伴随发热、酸痛、面赤等症状。第三,以上症状每个阶段对应病名为痉病、湿病、百合病。第四,从中医方面,治法为外感疫毒——祛风解毒,热郁津伤——宣郁清热,燥湿相混——润燥兼顾,热入营血——清营凉血、清热安神。不同阶段药材之品种与用量也不同。

责编:

编审: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