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华大学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简介

作者:张安林 曾益来源:浏览次数:87

      

丁士华教授

    “‘贡献’二字是体现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前行的要义,同时又是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进取的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丁士华教授

  丁士华,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等多家国外学术刊物审稿人。从事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介电极化、弛豫机理及多层片式微波器件;铁电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纳米氧化物材料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973和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Ferroelectric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

冯灏教授

    “教学和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自身的学术和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栋梁之材。”
                                                        ——物理与化学学院冯灏教授

  冯灏,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物理与化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低能电子与分子散射、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模拟和大规模高性能科学计算及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冯灏教授长期坚持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他与合作者一起建立了研究低能电子与分子振动激发散射的球高斯分布极化势能,完成了多电子体系的线性代数振动密耦合程序包,提出了基于能量自洽法的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在多原子分子精确势能面、有机金属分子结构以及惯性约束聚变的数值计算模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Phys. Rev. A、J. Chem. Phys.、Chem-Eur. J、Chem-Asia. J、J. Phys. B、Mol. Phys.、J. Mol. Spectro.、Chin. Phys. B、《物理学报》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0多篇,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第一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等多个项目。
  自2004年起,冯灏成为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硕士生指导教师,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2005年获四川大学第三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第一名。

阴晓峰教授

     “搞科研就要持之以恒,要耐得住寂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任何困难。”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阴晓峰教授

  阴晓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博士后。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员、SAE(美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系统分析员协会(CSAI)顾问团专业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领域)项目评议专家,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评审咨询专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SAE Transactions(Journals)等杂志审稿人。“汽车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华大学汽车工程研究所所长,车辆工程学科带头人。被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及Marquis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收录。
  主讲“汽车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技术”、“现代电动汽车技术”、“车辆工程专业外语”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传动控制、汽车嵌入式软件、车用网络及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在研和完成国外合作及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EI等检索20余篇。

   黄海波教授

“搞科研,要自我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项目机遇,既要避免投机心态,见项目就上,也要避免墨守陈规错失机遇。”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黄海波教授

      黄海波,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4)委员、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4)委员、四川省清洁汽车专家组副组长、四川省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所长。主要从事代用燃料汽车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机动车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研究。
  主讲《汽车试验学》、《汽车现代设计方法》、《燃气汽车技术》等课程。完成科技部攻关项目3项、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题2项,以及省级纵向课题10余项。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和《燃气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等著作2本。先后主讲“汽车试验学”、“燃气汽车技术”、“汽车交通事故工程”等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

樊群超博士

      “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西华大学这片沃土。我愿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西华大学,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在执着的道路上努力做到更好!”
                                                                ——物理与化学学院樊群超博士

  樊群超,硕士生导师,2009年于四川大学获原子与分子物理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华大学先进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理与化学学院物理系主任。
  主要从事分子结构与光谱,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承担应用物理专业《原子物理学》、《电动力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承担学校“两重”建设科研岗位,承担物理与化学学院科研岗位。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Spectro. Chi. Part A、 Phys. Scripta、 Chin. Phys. Lett.、Chin. Phys. B、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中国科学》、《物理学报》上发表研究论文23篇,其中国际重要期刊和国内被SCI收录的期刊论文17篇。主研“双原子分子振动能谱和离解能的精确研究”、“双原子分子高激发振转能级的精确研究”、“低能电子与双原子分子高振动激发态散射的理论研究”、“分子高振动-转动激发态结构中的复杂相互作用”等国家级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主研、参研横向科研基金5项。

责 编:翟元平

责编:

编审: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