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3-08-25
    “教育导报”8月24日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蓉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孙曼兮)8月22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农业工程领域的1500余名专家代表围绕“农业工程与农业强国”的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积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本次年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围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以及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现代设施农业农村农园,农业航空耕地保障与生态修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与建设,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村人居环境等不同领域安排了全体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会议期间,还将召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会和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会议,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以及成都科学对话,成果需求发布与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提供一次难得的风采展示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教育导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蓉召开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19987.html
  • 2023-08-25
    “四川日报”8月24日以“西华大学毕业生余帅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题报道了我校毕业生余帅霖的故事。报道全文如下:【人物简介】余帅霖,2023年毕业于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入职四川广沪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岗位。【入职故事】8月1日早上,余帅霖准时走进了自己入职不久的四川广沪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同事打过招呼后,他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作为202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他到这家公司工作刚满两周。余帅霖是达州人,在成都读完大学,他最终选择到这家民营企业工作。在余帅霖看来,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自己的专业又很对口,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有更多发展机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曾经担任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的余帅霖为人热情、应变能力强,擅长与人打交道,同时专业成绩也不错,还参加了创新创业等比赛并获奖,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大家的眼里,找工作对他来说不算是难事。在学校举行的应届毕业生秋招和春招会上,余帅霖收到了多家企业递出的“橄榄枝”,其中包括大型国企和知名民企,但最终他放弃了这些机会。早些年,余帅霖的父亲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爷爷奶奶从经济上
  • 2023-08-24
    “中国社会科学网”8月22日以“推动都江堰与李冰文化传承发展”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 通讯员 王方 陈睿竹)8月9日,“第二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暨什邡李冰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什邡市开幕。会议由西华大学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中共什邡市委、什邡市人民政府、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什邡市、都江堰市相关部门负责人150余人参加开幕式。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力、什邡市委书记王洪、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曜、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李泽敏、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长彭邦本等出席开幕式,什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泽新主持开幕式。“第二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暨什邡李冰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什邡市举行。图为研讨会开幕式。 通讯员姚本燕/供图开幕式上,张力介绍了西华大学在李冰及都江堰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对与会领导、专家一直以来给予西华大学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希望大家多到西华大学走一走看一看,共同
  • 2023-08-24
    “中国网”8月22日以“500余支实践团队奔赴各地 西华大学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8月22日讯(王李科)8月22日,记者从西华大学获悉,今年暑假以来,西华大学团委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构建精准化的实践育人目标、系统化的实践内容体系、项目化的实践组织方式、全员化的实践参与路径,先后组建500余支实践团队,72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重走领袖足迹、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以及“万名大学生进社区”“对口帮扶”“郫都区挂职锻炼”“挑战杯竞赛调研”等专项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服务践行使命担当,在社会实践的大思政课中绽放青春光彩、贡献青春力量。该校团委“红色筑梦”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新居调研,在见证从土坯房到小洋房、黄泥路到水泥路、接天然水到通自来水、种作物到兴文旅的翻天覆地变化中,充分体悟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夏梦萤火”实践团来到宜宾市,先后参观三江口、极米光电有限公司、宜宾学院,了解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措施,感受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导大学
  • 2023-08-24
    “新华社”8月23日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新华社客户端成都8月23日电(孙曼兮)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22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农业工程领域的15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农业工程与农业强国”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辉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需要做出调整来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为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介绍说,西华大学将主动对接四川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全力推进四川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力求在丘陵地区农机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与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成为“天府粮仓”行动的“新动能”。据悉,本次年会旨在凝聚农业技术装备领域的优势力量,促进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助力科研领域更系统地开展农业工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开发等。年会内容丰富,设立19个分会场、13个专题,专家们围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农业
  • 2023-08-23
    “人民网”8月22日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人民网成都8月22日电 8月22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农业工程领域的1500余名专家代表围绕“农业工程与农业强国”的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积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为加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张辉在致辞中提到,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迫切需要做出调整,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汇聚知识、凝聚共识,为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强国,贡献农业工程力量。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宇飞表示,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三农”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加快农业装备现代化”作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十大重点任务之一,把“智能农机”纳入了省装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明确规划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表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共同推动农业未来化工程化创新发
  • 2023-08-21
    “中国网”8月16日以“152支队伍同台竞技 这项决赛西华大学赛场活动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8月16日讯(王李科)8月16日,记者从西华大学了解到,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西华大学赛场活动近日在该校郫都校区举行。西华大学赛场有来自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湖南、陕西、云南、重庆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2支队伍参赛,共计346名师生同台竞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的赛事之一,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本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共有来自全国562所高校12069个团队积极参与。经过网络评审和省级决赛环节,共评选出582项参赛项目进行全国决赛。全国决赛在南京师范大学主赛场、东北农业大学和西华大学两个分赛场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在评审专家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严谨性、以及团队现场答辩表现等给出答辩成绩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1项,二等奖101项。据悉,经申请,西华大学已获得2024年全国第九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的承办权。媒体报道链接如下:中国网:152支
  • 2023-08-17
    “川观新闻”8月14日以“西华大学聚焦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为题作了报道,“四川日报”8月16日以“西华大学聚焦人才培养开展调查研究 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题作了报道。“四川日报”报道全文如下:2023年夏天,西华大学好消息不断:6月,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7月,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8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成绩的背后,是西华大学党委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安排,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聚焦人才培养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实效。对标落实,调研直面问题聚焦重点,强化目标导向。4月,学校制定并印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学校党委将调查研究高度聚焦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科专业优化调
  • 2023-08-16
    “新华社客户端”8月14日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西华大学赛场活动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2023年8月10日至8月11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西华大学赛场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成功举行。竞赛邀请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朱友林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陈建群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陈广文教授,云南大学肖蘅教授,四川大学林宏辉教授,教育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陈峰教授,以及教育部和四川省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来自省内外25所高校的32名专家学者出席,担任竞赛评审和监督委员。竞赛还得到了四川省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川省高等学校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以及四川丁点儿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德裕昌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图灵锶软件有限公司赞助。出席西华大学分赛场评审嘉宾合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的赛
  • 2023-08-11
    “教育导报网”8月10日以““第二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暨什邡李冰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什邡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王方 陈睿竹)8月9日,由西华大学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中共什邡市委、什邡市人民政府、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暨什邡李冰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什邡市开幕。来自西华大学及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什邡市、都江堰市相关部门负责人150余人参加开幕式。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长彭邦本及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主任谢应光分别为“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什邡分会”及“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什邡分中心”授牌。会议共收到论文100余篇,内容涉及“什邡李冰文化研究”、“李冰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都江堰学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研究”及巴蜀文化、水文化等多个方面。在为期两天的议程安排中,与会专家还围绕会议主题作了深入的交流。除主题报告外,会议还安排了分组讨论。西华大
  • 2023-08-04
    “华西都市报”8月3日以“谋人才培养改革之道 西华大学在行动”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对高校开辟人才培养“新赛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华大学组建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理论学习方案、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六个带头”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持续深化问题整治整改,切实推动建章立制。通过一系列改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初显,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号角吹响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今年4月,学校精心制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提出一揽子规划和措施,明确由所有校领导分别牵头一个调研题目,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等共同组成调研课题组,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5月以来,校领导带领各个调研课题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覆盖全校师生的调研,全面摸底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情况,与此同时,全面展开对国内外20余所高校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调查研究与借鉴学习。“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要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贡献
  • 2023-07-25
    “新华社客户端”7月22日以“再一次,超越自己”为题报道了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运动员朱霖峰的故事,报道全文如下:再一次,就是再往前迈一步,再一次,就是再做一次努力。他5岁学习乒乓球,如今拿到世界冠军。他是一位认真努力,不言放弃的运动强者,诠释着体育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他是一位不懈奋斗、迎接挑战的时代青年,他的拼搏之路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他就是来自西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运动员朱霖峰。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队获得了男乒团体冠军。这是自乒乓球运动列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竞赛项目以来,中国队连续七次蝉联该项目男子团体冠军。朱霖峰除了收获了男团冠军外,在双打、单打两个项目上,均站上了领奖台。朱霖峰(左二)在第30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获男子团体冠军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重点夺金项目,本届成都大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将于7月29日至8月5日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打响。届时,将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运动员参加7个项目的角逐。和积极备战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们一样,朱霖峰总是在拼搏奋斗中不断突破自我。他希望用自己的故事,为即将踏上世界赛场的运动员们加油助威。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