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3-06-17
    “光明日报”客户端6月16日以“西华大学2023年计划招生8000人”为题,报道了我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报道全文如下:2023年,西华大学将面向全国招收8000人,其中,在川一本批次招生3015人,二本批次招生2697人,艺体批次招生552人。今年有77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覆盖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等9个学科门类。招生规模总体持平 设三个招生代码今年学校招生计划为8000人,57个专业在郫都校区(四川成都市)招生,17个专业在宜宾校区(四川宜宾市)招生,3个专业在彭州校区(成都市彭州市)招生。郫都校区招生计划数为5651人,宜宾校区招生计划数为2100人,彭州校区招生计划数240人。郫都校区招生代码为5109,宜宾校区招生代码为5709,彭州校区招生代码为5809。新增3个本科招生专业 77个本科专业招生学校今年共有77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数量与去年一致。今年招生专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现有专业结构,21个本科专业暂停招生。学校新增“增材制造工程”“消防工程”“流行舞蹈”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增材制造工程”在宜
  • 2023-06-16
    “四川日报”6月15日以“西华大学:驶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题,报道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招生就业、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办学成绩,展现了学校踔厉奋发、充满活力的整体形象。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师生在小麦地里上劳动实践课。西华大学宜宾校区足球场。6月,栀子花开,又是一年毕业季。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2023届本科生李东东即将告别校园,开启人生新篇章。早在今年3月,李东东就顺利签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感谢学校,感恩老师,为我提供了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毕业生中,还有汽车与交通学院的邢山山,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免试攻读重庆大学博士学位。大学期间,邢山山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发表5篇SCI论文,主持省级创新训练项目“自动驾驶汽车成员舒适性模型及实验研究”。“西华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学生愿意努力,学校都会提供帮助。”他说道。李东东、邢山山只是西华大学众多毕业生中的代表。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追求“求是、明德、卓越”的西华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跑出西华人的风采。如今,西华大学正全面实施学校“十四五”规
  • 2023-06-16
    “四川日报”6月15日以“记者走访省内多所高校为考生打探——这些‘王牌’学科值得关注”为题,报道了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报道全文如下:今年高考已经落幕,考生如何选择学校、专业成为焦点。日前,记者先后走访省内多所高校,打探有哪些“王牌”学科值得学生们重点关注。发展逾百年,这些学科与时俱进育人“五一”假期,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22级口腔正畸学博士研究生尹一佳放弃休假,每天都到实验室进行口腔正畸托槽、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产品的优化测试。这是尹一佳负责的《AI笑少年——青少年正畸点亮乡村微笑》项目产品的升级版。去年11月,该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项目形成AI赋能的医学+“软件、硬件、模式”联动解决方案,实现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用优势医疗技术助力基层青少年口腔健康。四川大学口腔医学学科始建于1907年,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口腔医学研究室,被誉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如今,结合当前与口腔医学联系最紧密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在全国首创口腔数字化技术双学士学位。“这个专业不仅有
  • 2023-06-12
    “四川日报”6月9日以“一天三场主题活动 从三苏家风看家国情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了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参加“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的情况。报道全文如下:“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 三苏祠供图三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仅有千年文脉的赓续、良好家风家教的涵养,更有治国理政的智慧。6月8日,“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和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等3场活动在眉山举行,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展览、图书出版等多种形式,挖掘和呈现三苏文化内涵,从三苏文化这一滴水映照中华文化的绚丽光芒。话三苏专家学者谈三苏家风当天上午举行的“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才智、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作主旨报告,走进三苏的世界,对三苏的家风家训作了深入阐释,解读了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陈才智认为,对于传承三苏家风、涵育家国情怀而言,苏轼接受并传承的家庭教育,其家国情怀与教育理念,已
  • 2023-06-09
    “眉山日报”6月9日以“研讨会 主题展 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 ‘大家’齐聚 畅谈三苏的家国情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了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参加“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的情况。报道全文如下:游客在参观主题展。图据川观新闻三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仅有千年文脉的赓续、良好家风家教的涵养,更有治国理政的智慧。6月8日,“传承三苏家风 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和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等3场活动在眉山举行,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展览、图书出版等多种形式,挖掘和呈现三苏文化内涵,从三苏文化这一滴水映照中华文化的绚丽光芒。话“三苏” 专家学者谈三苏家风  当天上午举行的“传承三苏家风涵育家国情怀”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才智、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作主旨报告,走进三苏的世界,对三苏的家风家训作了深入阐释,解读了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陈才智认为,对于传承三苏家风、涵育家国情怀而言,苏轼接受并传承的家庭教育,其家
  • 2023-06-06
    6月5日上午,学校与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四川大学总裁校友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百日冲刺,扬帆未来”2023届毕业生就业暨2024届毕业生实习双选会在三教举行。此次双选会由旨在抢抓就业攻坚期,充分利用毕业生离校关键期,与社会各界共同拓展岗位,优化指导服务,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去向,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为2024届毕业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让学生早日了解社会需求真实情况,引导学生“早规划,早准备”。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SCTV-4)6月5日晚以“毕业季!大学双选会 扬帆新征程”为题对此作了报道。报道截图报道视频报道链接如下: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毕业季!大学双选会 扬帆新征程https://www.sctv.com/column/detail?programmeId=8385programmeName=%E6%96%B0%E9%97%BB%E7%8E%B0%E5%9C%BAprogrammeCover=%2Fsctv%2F1%2Fimage%2Fpublic%2F202101%2F20210114112221_d1r2r7j4pr.pngprogrammeInde
  • 2023-06-06
    5月28日上午9:00,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熊猫家长会》高考季特别策划节目——2023面对面云上见面会邀请我校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黄潇做客直播间,介绍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以及今年招生的新变化。节目在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视频号“爱听914”、熊猫家长会和天府直播平台上同步直播。熊猫家长会公众号上以“高考100问: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大学?”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成都的西门坐落着一所成都人家门口的好大学,以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为始,以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终,这所学校就是江湖别称“郫县拖拉机大学”的西华大学。在今年公布的新增专业中,西华大学也名列其中。今年西华大学的政策会有变化吗?新增了哪些专业?上期高校面对面中,西华大学招就处副处长黄潇做客节目,接下跟着滚滚一起来看看,今年西华大学有哪些新变化↓↓↓扫码观看直播回放01 新专业、新政策 2023届考生需注意西华大学作为成都人民都比较熟悉的一所大学,其校本部就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红光大道。在川高考招生中,西华大学共有郫都、宜宾、彭州三个校区三个代码分别招生。去年西华大学在川本科理工一批(郫都校区)最低位次64725,文史一批最低位次125
  • 2023-06-06
    “四川日报”6月6日以“以高质量发展促就业——来自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线调研”为题,报道了四川日报来校调研本科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川观新闻”6月5日以“向总书记报告·一线调研④丨以高质量发展,促高质量就业”为题对此作了报道。四川新闻网、封面新闻、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等媒体和平台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川观新闻报道全文如下:报道视频5月15日,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原本宁静的校园骤然“升温”,人来人往,一派繁忙。当天,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宜宾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省内220余家优质企业组团,带来了4400余个工作岗位。这也是今年以来宜宾大学城举办的规格最高、岗位最优的一次校园招聘。火爆的招聘会现场背后,是今年全省预计将达到62.81万人的高校毕业生总数,是总量和增量都再创历史新高的严峻就业形势。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情况更关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专程来到宜宾学院,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即将迈出校园的莘莘学子殷切寄语。时光荏苒,一年步履坚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四川如何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2023-06-06
    “四川教育电视台(SCTV-8)”6月5日以“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走进西华大学”为题,作了2分46秒的报道。报道截图和视频如下:报道截图报道视频报道链接如下:川教观察: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走进西华大学https://www.sctv-8.com.cn/_wx/_wx_home_news_i.aspx?iid=638215906233081438said=636758887153726900
  • 2023-06-06
    “光明日报”6月5日以“四川雷波民族音乐走进西华大学”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6月2日晚,西华大学艺术大楼大剧场内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在这里举行。节目以中国彝族民歌之乡——雷波的原生态节目为主,经过西华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打造提升,对曾经在高校巡演过的节目——云端上的歌谣进行提质升级,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既是一次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的享受,也是一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的生动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民族情感、陶冶道德情操、坚定文化自信。晚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悠扬的音乐中拉开序幕。专场节目分为“远古的音符”“幸福的山寨”“伟大的时代”三个篇章。《祈福》《桑几把呷》《格格啦》等极具特色的节目,展现了彝族人民特有的民族风情,呈现出脱贫攻坚以来发生的伟大变革,也唱响了彝族人民的美好心愿和对未来的憧憬。晚会用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彝族文化搬上舞台,塑造了彝族人民脱贫攻坚创造历史新篇章的光辉形象,展现了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彝族群众对党深深的感恩之情。晚会最后,全体演员合唱《新征程,卡莎莎》,深情告白了伟大的祖国和中国共产党
  • 2023-06-05
    “教育导报网”6月3日以““新征程 卡莎莎”,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走进西华大学”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记者 陈朝和 摄影报道)为挖掘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6月2日晚,由教育厅、文旅厅主办的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 “新征程 卡莎莎”在西华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出席活动。晚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悠扬的音乐中拉开序幕。专场节目分为“远古的音符”“幸福的山寨”“伟大的时代”三个篇章。节目以中国彝族民歌之乡——雷波的原生态节目为主,经过西华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打造提升,对曾经在高校巡演过的节目——云端上的歌谣进行提质升级,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既是一次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的享受,也是一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的生动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民族情感、陶冶道德情操、坚定文化自信。在《伟大的时代》篇章,彝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个个音符的连接中变得愈加清晰。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彝族学生邱母阿散莫受邀上台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家门口的泥巴路变成了水
  • 2023-06-05
    “四川新闻网”6月3日以“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 唱响雷波原生态民族音乐”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6月3日讯(记者 陈淋)6月2日19:30,西华大学艺术大楼大剧场内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新征程卡莎莎”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打造,目的是挖掘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精彩的演出现场精彩的演出现场精彩的演出现场精彩的演出现场节目以中国彝族民歌之乡——雷波的原生态节目为主,经过西华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打造提升,对曾经在高校巡演过的节目——云端上的歌谣进行提质升级,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惊艳的舞台场景、丰富的歌舞节目、动听的歌声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韵味十足的视听盛宴。演员们精彩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给在场的师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被现场浓厚的彝族氛围深深地感染到,还了解到了很多平时没有见过的彝族乐器。”西华大学2021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刘霞在现场说。该校2021级建筑与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