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1-08-23
    近日,学校与龙大肉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川菜工业化技术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融合各自在智能制造、营销渠道、科研创新、专家智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川菜工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龙大肉食董事长余宇在现场致辞中,从品质优势、服务优势和品牌优势三方面介绍了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为以食品主体的上市公司,龙大肉食以科技赋能,强化在食品赛道的差异化优势,树立行业的引领地位,打造中国厨房革命的示范样板,实现企业效益、高校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副校长李秋实在讲话中表示,通过企业领导的全力推进,项目团队的积极努力和校外专家团队的支持参与,研究院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在行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产业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未来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作为研究院总负责人,四川省科技厅川菜工业化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川菜工业化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车振明在讲话中表示,本次研究院的成立是一种创新的探索,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开放的平台,同时,与企业的研发团队一起,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研发路线图,打造一整套知识产权体系,提升企业核心
  • 2021-08-23
    7月11日,中国日报网以“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在彝欣社区开展老年小组活动”为题,报道了我校“彝路相伴”工作组近日走进四川省喜德县彝欣社区,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为促进易地搬迁社区老年人融入社会所开展的以“彝老同聚,融欣汇心”主题的社会活动。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近日走进四川省喜德县彝欣社区,开展了以“彝老同聚,融欣汇心”主题的社会活动。彝欣社区作为喜德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来自九个乡镇三十三个村。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旨在促进易地搬迁社区老年人融入社会。活动结合老年人身体情况,设计了合适的游戏内容,为他们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工作小组设置了“自我介绍接龙”环节,老人们通过传递绣球自我介绍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与兴趣爱好等。彝族同胞自古以来擅长歌舞,两位活泼的奶奶跳起了传统的民族舞蹈。而两位爷爷则一展歌喉,分别清唱了《北京的金山上》、《义勇军进行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打开话匣子,分享了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感受,生活环境的巨变让他们十分满足。工作组对老年人搬迁后的内在关注,更使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相关链接:中国日报网: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在
  • 2021-07-09
    中国网7月8日讯(王李科)“我们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纯绿色的,大家可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看看我们社区的网店,也可以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做的这个网店,真的还是卖出了不少的东西,帮我们提高了收入。”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喜德县彝欣电子商务服务站时,凉山州光明镇喜德县彝欣社区书记吉力阿体如是说到。7月6日,西华大学应急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彝欣社区实践团走进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趋势,深入彝欣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工作,满怀好奇地探寻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功成之路”。了解红袍花椒,绽放喜德味道当实践团队的成员进入彝欣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罐罐颜色鲜艳,排列整齐的花椒。吉力阿体书记向西华大学团队成员介绍:“这是咱们喜德县的袁野大红袍花椒,香得很啊!”看着这一罐罐鲜红的袁野大红袍花椒,吉力阿体书记的脸上满是自豪骄傲的笑容。实践团队成员在彝欣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袁野大红袍花椒生长在大凉山的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长且充足。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没有人为污染,土地十分肥沃,十分
  • 2021-07-02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我校在校本部、宜宾校区、彭州校区同时举行升旗仪式,并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看结束后,学校举行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安排部署。校内各单位通过交流座谈、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课、实践研学、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师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围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讨论如何发扬奋斗精神,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服务中心作贡献;结合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亮出党员身份,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
  • 2021-07-01
    中国网7月1日讯(王李科)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9日,西华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政书为老党员代表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以感谢该校老党员为学校以往的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是荣誉、是致敬、也是感恩,它是对老党员‘光荣在党50年’的最好嘉奖。”王政书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建校60余年,衷心感谢各位老党员、老前辈们为西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的艰苦努力,学校将持续努力,切实为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希望老党员、老前辈们保重身体,继续关心学校的改革发展,为早日实现‘西华梦’贡献力量,祝老党员、老前辈们健康长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曾维才作为该校老党员代表发言,今年刚好是他入党第50年,他由衷地说道:“这50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为伟大的中
  • 2021-06-29
    中国网6月29日讯(王李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第一职责,教育报国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改革创新是我们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与时俱进,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与正能量……”6月28日,在西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该校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吴昌东分享了自己入党至今的体会。当日,西华大学4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学校表彰。表彰大会上,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优秀个人、先进集体代表颁发奖牌、荣誉证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表彰大会上还举行了预备党员代表入党宣誓、参会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余孝其表示,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努力走好四川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鼎兴之路”,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华力量。相关链接:中国网: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西华大学表彰“两优一
  • 2021-06-29
    川观新闻记者江芸涵“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第一职责,教育报国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改革创新是我们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与时俱进,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与正能量……”6月28日,西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吴昌东分享了自己入党至今的体会。据悉,西华大学有4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学校表彰。表彰大会上,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优秀个人、先进集体代表颁发奖牌、荣誉证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表彰大会上还举行了预备党员代表入党宣誓、参会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余孝其表示,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努力走好四川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鼎兴之路”,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华力量。
  • 2021-06-21
    记者从西华大学获悉,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开展了川渝共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申报和评审工作,新认定“特色食品”等5个实验室为川渝共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其中,“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西华大学和西南大学共建。2020年7月,在重庆市农委、四川省农业厅主要负责人见证下,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重点围绕“农业智能装备”与“川菜渝味食品”两大领域,合作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20年7月,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此次获批认定的“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所属学科领域为“生命科学”。该实验室主要针对以川菜和重庆火锅为代表的“川菜渝味”食品工业化生产中品质控制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旨在全面实现工业化川菜渝味食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川菜渝味”食品产业水平,推动川渝地区成为世界“川菜渝味”食品的供应基地。据悉,该实验室将集中川渝地区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跨学科整合相关人才组成协同创新研究群体,围绕川菜渝味食品原料加工适性与品质保持、川菜渝味食品加工用复合
  • 2021-06-17
    川观新闻记者6月16日从西华大学获悉,为进一步集聚川渝优势科技资源,推动川渝共同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根据有关要求,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开展了川渝共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申报和评审工作,新认定“特色食品”等5个实验室为川渝共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其中,“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西华大学和西南大学共建。去年7月,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图片由西华大学提供)去年7月,西华大学与西南大学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决定重点围绕“农业智能装备”与“川菜渝味食品”两大领域,合作共建“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和“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此次获批认定的“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所属学科领域为“生命科学”。该实验室主要针对以川菜和重庆火锅为代表的“川菜渝味”食品工业化生产中品质控制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旨在全面实现工业化川菜渝味食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川菜渝味”食品产业水平,推动川渝地区成为世界“川菜渝味”食品的供应基地。据介绍,该实验室将集中川渝地区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跨学科整合相关人才组
  • 2021-06-16
    中新社雅加达6月14日电(记者林永传)恰逢中国传统端午佳节,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14日举办了一场线上端午文化习俗交流活动,来自中印尼两国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在线交流体验了中印尼各式各样的端午风情。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陆雨介绍了端午节东南亚国家各式各样的粽子:马来西亚的“娘惹粽”、新加坡的“花汁粽”、泰国的“芭掌”粽和“吉掌”粽、越南的“芭蕉粽”……展现了不同国度一样的“粽”情。中国西华大学周宇浩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讲解了屈原的故事、图文并茂展示了四川成都的端午特色。印尼世界大学博士唐根基分享了华人龙舟节对该国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市比达儿舟节的影响。据唐根基介绍,印尼端午节习俗起源于中国,随着时间推移演变出许多新的形式和内涵。如中午十二点要竖立鸡蛋,寓意做人端端正正;要到当地慕西河游泳、洗澡,寓意洗尽罪过等等。唐根基重点介绍了巨港市的赛龙舟活动。巨港的龙舟又叫比达儿舟,曾经作为战船的比达儿舟有保卫国家、纪念巨港市诞生和印尼国庆的象征意义。其船身各种精美图案融合了纪念屈原和庆祝华人端午节的涵义。在问答交流环节,两国师生讨论了端午节问候语、各地不同习俗等,活动气氛热烈。三一一大学
  • 2021-06-09
    临近毕业季,尽管忙着准备双学位论文和答辩,但西华大学表演系的大四学生熊壮依旧挤出时间,自导自编自演了一部时长4分钟的短片《少年中国行》,以故事讲述和视频穿插的形式,来展现他眼中的中国高速之变。
  • 2021-06-02
    黄强在西华大学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时勉励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创新作为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5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前往西华大学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勉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斗力量、坚定前进信心,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创新作为,让青春在治蜀兴川、建设祖国和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黄强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对百年党史的学习认识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切身体会,用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和自主创新案例,从“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党的历史既是建军的历史,也是强国的历史”“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三个方面作党课报告。黄强指出,我们党成立的这100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成就最大、最辉煌的100年,我们党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成功的答案和宝贵的启示是什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