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19-03-19
    【四川日报】3月19日以“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记者江芸涵)3月11日,西华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在印尼梭罗市举行了孔子学院揭牌仪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与三一一大学校长赖飞克(RavikKarsidi)教授共同为孔子学院揭牌。中爪哇省与四川省在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位于中爪哇省梭罗市的印尼三一一大学成立于1976年3月11日,在印尼1600余所国立大学中名列前茅,是知名的综合性公立大学。经过两校的不懈努力,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于去年顺利获批成立。这是印尼第7所孔子学院,也是中爪哇省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边慧敏表示,西华大学将举全校之力,与三一一大学一起建好孔子学院。本所孔子学院还会与当地华人团体密切合作,结合四川省和中爪哇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两校和校企间深入合作,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扩大民间往来,服务中国——印尼人文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中国和印尼全面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此前,西华大学与三一一大学已签署校际MOU、汉语专升本双学位项目、食品安全领域合作科研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学
  • 2019-03-14
    【四川新闻网】3月14日以“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揭牌”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揭牌仪式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3日讯(张艺鸣记者陈淋)西华大学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共建的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近日在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正式揭牌。这是距印尼上一所孔子学院成立7年之后,在此成立的第7所孔子学院,同时也是中爪哇省的第1所孔子学院。据悉,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将成为推动中印两国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出精通中文、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并致力于推进两国、两校的学生合作与交流,成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使者。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表示,将举全校之力,与三一一大学一起建好孔院。本所孔子学院还会与当地华人团体密切合作,结合四川省和中爪哇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两校和校企间深入合作,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扩大民间往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服务中国--印尼人文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中印尼全面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尼都是拥有灿烂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宛若两颗闪耀的明珠隔海相望。中爪哇省与四川省、梭罗市与成都市有着诸多共同之处。西华大学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在校际规模、优势学科等方面有
  • 2019-03-13
    【郫都报】3月12日第三版整版以“农业机械化开启郫都现代农业‘加速度’”为题作了报道,采访了我校档案馆馆长杨志松、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教授廖敏。全文如下:又是一年三月天,春耕春播正当时。旋耕机打田、起垄机起垄、生菜移栽机栽种覆膜……惊蛰前后,新民场街道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各式各样现代的智慧农业机械“铁牛”穿梭于田间。贺彬是新民场街道净菊村生菜种植大户,“采用这台从意大利定制的生菜移栽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生菜栽种和覆膜两个步骤,种完一垄地仅需6分钟,而传统方式完成同样工作量需要1—2小时,还达不到现在的品质标准。”说起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方便,贺彬乐得合不拢嘴。2019年1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每亩多赚6600元,现代
  • 2019-03-12
    3月11日,【封面新闻】以“全国政协委员郑鈜:优化营商环境需立法”为题,采访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密切关注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全文如下:2019全国两会,“优化营商环境”是代表、委员讨论最频繁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也密切关注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今年的一个提案,就是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3月9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郑鈜直言,“这是最重要的立法之一。”封面新闻:今年的提案内容是?郑鈜:今年主要是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封面新闻:为什么重点关注这项内容?郑鈜: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也是全国各省(市)都在努力的事业。事实上四川已经有打算,希望就此制定地方性法规,但相关的条件还不是太成熟。有一个情况是,地方上实际能够做到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有限,原因在于很多的权限改革和创新还得依靠国家层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等待上位法。封面新闻:还没有地方立法的先例吗?郑鈜:不是,全国已经有四个地方出台了地方性的法规。包括辽宁、河北、陕西和黑龙江,但是参考价值还不够,主
  • 2019-03-07
    【经济日报】3月6日以“以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为题,报道了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热词,其中我校副校长郑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了题为“【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的发言。全文如下:【就业优先】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委员、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表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夏林茂代表介绍,北京市出台了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实施扶持创业6000人,带动就业2.4万人等具体工作目标。夏林茂代表表示,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将牢牢抓住“促进困难群体就业”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做好几项工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定期会商研判分析辖区就业形势,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用工变化情况;研究出台区域性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将补贴标准从40%提高到50%,并将民营企业纳入稳岗补贴范围;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强托底保障。(祝惠春)【长三角区
  • 2019-03-01
    【中国青年报】3月1日第1版以“郑鈜:为破解校园贷难题支招”为题作了报道,报道了我校副校长郑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关于破解校园贷难题的提案和研究,全文如下:中国青年报截图“亮剑校园贷,应该适度开放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去年的提案内容。如今,这个提案进展如何?校园贷问题是否得到缓解?在今年全国两会前,郑鈜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相关调研。他表示:“相比以前,从新闻报道来说,这一年的恶性案件相对少了。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校园贷的宣传和警示多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有了一定提高。”大学生信用卡供给和应用严重不足2018年7月,郑鈜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对该提案的答复。“他们专门给我打电话进行了说明。”银保监会答复称,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相关金融服务工作,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满足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答复中提到了一组关键数据: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3017.5万人,办理学生信用卡355万张,累计发放学生信用卡贷款11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已有12家银行开展学生信用卡业务,共发放学生信用卡4
  • 2019-02-21
    《教育导报》2019年第13期校园周刊总第3270期第1版要闻版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边慧敏的署名文章,文章以“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一刻也不能松懈”为题。全文如下: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一刻也不能松懈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一道必答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高校必须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强化通识教育,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高校要瞄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瞄准需求抓好专业建设,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淘汰陈旧专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专业,实现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再造与优化。要打造团队提升教师素质。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刚性与柔性、全职与兼职等方式,不仅引进科研型人才,也引进教学型人才。要创新人才机制,实施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早期竞争性策略和中晚期保护策略,推动“年薪制”与“传统编制”互转互通。要依托引进人才和校内外教学名师,建设高水平的教学
  • 2019-02-21
    《教育导报》2019年第13期校园周刊总第3270期第1版要闻版,以“‘金课’是这样‘炼’成的!”为题,报道了我校如何突破人事制度“瓶颈”,“柔性”引进拔尖科研人才和优秀教学人才,以引进的优秀教学人才为“首席教授”领衔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名师教学团队一事。全文如下:突破人事制度“瓶颈”,“柔性”引进拔尖科研人才和优秀教学人才,以引进的优秀教学人才为“首席教授”领衔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名师教学团队,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西华大学把人才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撬动本科教育改革——“金课”是这样“炼”成的!近来,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政军频频往返于南京与成都之间,在位于成都的西华大学,他还有一个“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首席教授”的头衔。李政军教授是教育部“马工程”精彩一课专家,也是西华大学以“柔性”政策引进的兼职教授。按照计划,每个学期的开学前、期中和期末,他都要到西华大学了解团队运行情况,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西华大学人事处处长王军介绍,所谓“柔性”,就是区别于传统的人事身份在校教师,以年薪制、项目制,全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广纳人才。引进人才是高校构建高水平教师团
  • 2019-01-16
    【光明日报】1月12日02版以“改革进取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为题,登载了“改革先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全文如下:主题宣讲活动走进西华大学改革进取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1月9日上午,“改革先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润峰鲜活生动地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四川长虹探索民族工业发展的成长历程。倪润峰回忆,在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四川长虹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尝试与探索,率先打破僵化的价格体制,创新经营模式,引领了中国家电产业“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倪润峰希望青年学生要敢于做先锋,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雪征在听完报告会后感慨地说:“长虹人坚守诚信,坚持创新,实现了彩电行业市场化的引领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主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作出贡献。”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李萌说:“倪老先生敢为
  • 2019-01-04
    四川教育电视台(SCTV-8)1月3日晚7:30“四川教育新闻”栏目以“四川质量研究院在西华大学揭牌”为题报道了我校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一事。报道内容如下:西华大学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于近日举行。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是我省首家由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共建的质量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专家资源和实践平台,以及西华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力量,开展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为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及社会服务,为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全力服务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2018-12-19
    【成都晚报】12月18日第01版以“中外学者纪念扬雄逝世2000周年”为题报道了我校承办“纪念扬雄逝世200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二届学术会议”一事。全文如下:今年是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扬雄逝世2000周年。近日,“西道孔子·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扬雄高峰论坛”在郫都区落幕。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是继扬雄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后举办的首次高峰论坛。期间,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日本小樽商科大学、西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0余位扬雄研究专家及学者云集蓉城,共同对传承普及扬雄文化进行研究探讨。据考证,扬雄生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字子云,誉称“西道孔子”,祖籍蜀郡成都(今成都市郫都区),墓葬地郫都区友爱镇子云村。扬雄生平好学深思,博览群书,博通五经。由扬雄著作的《太玄》《法言》等书籍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史和儒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另外,他还在天文学、数学、历史、音乐等方面有重大贡献,被当代学者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奇才”。此次活动内容丰富精彩,共有“共论子云、共建子云、共赏子云、共话子云、共瞻子云、共拜子云”六项活动。其中,会议举行了“十百千”扬雄文化传播行动颁证仪式,
  • 2018-12-18
    【四川新闻网】12月16日以“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培训助力四川企业‘走出去’”为题报道了西华大学举办四川省出口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培训班一事。全文如下:培训班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6日讯(记者陈淋)12月15日,为增强四川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帮助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在西华大学举办了2018年四川省出口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培训班。当天的培训中,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和工作经验,主要围绕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策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涉外定牌加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企业进军海外如何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海外展会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跨境电商运营中的知识产权与数据保护策略;中国企业如何避免和应对美国337调查的风险等七个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引导企业如何有效运用专利制度,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来自全省80余家的出口型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法务人员,服务出口型企业的中介机构人员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针对性强,赢得参训人员的积极响应和认可。为了让此次培训更有针对性,在培训前,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