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校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做客西华:与共和国农机事业共成长

作者:先俊童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次数:521

  10月17日下午,西华大学建校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院士学术报告会在四教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受邀为西华学子带来一场题为“与共和国农机事业共成长”的精彩学术报告。罗院士从农业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发展谈起,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作为新中国农机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与中国农机事业共同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将中国建设成为农机强国的坚定信念。报告会由副校长余孝其主持。

  罗锡文院士报告会

  以机代人:农业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巨大变迁

  罗锡文院士首先介绍了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水稻生产中的运用。在此环节中,他展示了无人驾驶旋耕机、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无人驾驶高地隙宽幅喷雾机、再生稻收获机和无人驾驶主从导航收获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分别在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五个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中的运用。铁牛替代耕牛,机械代替人工,农机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我国几千年来牛耕田的农业传统,以机代人,正在改写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

  结缘农机:不忘初心,矢志农机永不悔

  提及与农机结缘的契机,罗锡文院士说道:“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我与农机结缘,应该铭谢感激的三位好老师是农村、工厂和学校。”在农村,他用牛耙田、拔秧、车水、割禾、打禾、晒谷,深刻体会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和靠天吃饭的农业风险性;在工厂,在挑铁块上冲天炉、抬铁水的体力工作中他偶然寻得与农机接触的契机;在学校,受“中国喷雾机之父”高良润指导走向农机科学研究之路、拜“中国第一个将拖拉机开进水田”的著名农机专家邓耀坚教授为师,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水田驱动轮试验、建造了国内第一条水旱两用土槽、开展插秧机改进设计工作。从此,罗锡文院士与农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他与祖国农机事业几十年来共同成长发展的故事。

  牢记使命:为建设农机强国砥砺前行

  罗院士提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并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面对挑战,罗锡文院士指出,要明确“三步走”战略,坚持包括全程全面机械化同步推进和农机1.0至农机4.0并行发展在内的两项发展原则,落实三项重点任务,即“补短板”“攻核心”“强智能”。

  他说道:“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有人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毛泽东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中提到'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就是我们所有中国农机人的初心。有人问我的使命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论述,就是我们所有中国农机人的使命。

报告会尾声,罗院士展示了一幅名为明天的农业画作,画上的农民在遮阳伞下喝着饮料,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在农田中自动完成各项作业,完美概括了罗院士的农业梦想。

  

人物资料:

  罗锡文,湖南株洲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院士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与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首创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创新研制成功水稻精量穴播机和水田激光平地机;突破了农业机械导航与自动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拖拉机、水稻种植机械和棉花播种机械。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主编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指导的研究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提名奖。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编:

编审:曾益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