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关于申报2015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成果的公示

作者:来源:科技处  浏览次数:2330

西华大学关于申报2015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成果的公示

校内各单位:

  西华大学申报2015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成果已开始公示,如有异议,请于一周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制反映至科技处综合科,逾期不予受理。详细内容如下

  联系地址:西华大学行政楼320

  联系人:谭晶星 028-87720953

                                                                                      科技处

                                                                                2015年5月20日

 

以第一单位申报科技进步类奖(10项):

 

成果1: 新型06Cr16Ni5Mo不锈钢的研制 (材料学院 魏晓伟)

成果2:10kV电子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研制开发 (电气学院 方春恩)

成果3:包装材料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跟踪技术及系统(计算机学院 海宇峰)

成果4:沼气系列专用内燃机研制(汽车学院 施崇槐)

成果5: PCB六轴全直线电机高速数控钻床(机械学院 费凌)

成果6:无线电监测自动值机技术(无线电中心 裴峥)

成果7 复合乳酸菌及发酵酸奶饮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生物学院 袁永俊)

成果8:直条米粉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生物学院 张良)

成果9:石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生物学院 陈祥贵)

成果10:高原特色蔬菜冷链产贮运销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生物学院 刑亚阁)

 

以第二单位申报科技进步类奖(5项):

 

成果11: 优质豆瓣系列质控标准与清洁生产规范构建示范(生物学院 车振明)

成果12:川北地区核桃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生物学院 饶瑜)

成果13:川西北高海拔地区冰葡萄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物学院 刑亚阁)           

成果14:优质老鸭汤炖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生物学院 唐勇)

成果15:小麦清洁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生物学院 雷激)

 

 

申报自然科学类奖(1项):

 

成果16:低能量分子散射的量子力学研究(理学院 孙卫国)

 

成果1:新型06Cr16Ni5Mo不锈钢的研制

主要完成人:魏晓伟、周廷栋、高贤明、王文德、牛超、蔡擎、杨湄、张建军、王小丽、熊辉、翟晓洲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通过在不锈钢冶炼时加入钒钛和稀土金属,得到适当的晶粒尺寸和微观组织,使得不锈钢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冷弯性能,从而满足水轮机转轮对材料的需求。

 

成果210kV电子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研制开发

主要完成人:方春恩、李伟、任晓、侯祥玉、余建华、王军、苏育均、叶涛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泰克电器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针对10kV电子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研制开发,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部分采用LPCT+低温漂精密电阻组成,保护部分采用印制电路板(PCB)制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采用电阻分压原理,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绝缘结构设计。研制出了10kV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1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20106月通过了国家型式试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级准确度为0.1级、保护为5TPE,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准确度为测量0.2级、保护为3P级;局部放电量小于10pC。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已在四川、陕西等省多个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该成果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2012117日,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组织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广泛、技术先进,达到了国内领先进水平。

 

 

成果3:包装材料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跟踪技术及系统

主要完成人:海宇峰、叶大青、杜亚军、黄小平、李小雷、刘文君、赵飞宇、于春、范永全、谢春芝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包装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运用条形码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件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物料提供唯一的身份标识;精确记录每一件物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及其来源与去向;记录每一个生产工人的生产详细信息;运用遗传算法智能安排车间的生产计划;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生产标准动态调节与成本控制模型,智能分析生产过程的生产情况以及动态生成并调节生产标准,实现了物料从原材料采购入库到成品产出的生产全过程计算机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追踪的目的。

 

成果4:沼气系列专用内燃机研制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成都安美科燃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施崇槐、彭忆强、吴怡、王永忠、郑义豪、童勇

成果简介:

利用沼气发电解决养殖场自身饲料加工、污水抽排等用电是有效利用沼气、实现养殖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沼气内燃机是实现沼气热值转换为动能的重要装置。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高效低排放的沼气发电专用内燃机。

项目首先对沼气的燃烧特性及沼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包括进行沼气成分及燃烧特性测试分析、对沼气内燃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进行热负荷分析,获得了沼气内燃机活塞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工作过程中的热应力、热变形分布情况,为沼气发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其次进行沼气内燃机结构优化设计。针对沼气内燃机冷却系统负荷增大的情况,重新设计闭式强制冷却系统,增强了发动机的散热能力。根据沼气的特性对混合器进行改进设计,获得了满足燃料特性的混合器。

然后匹配了沼气专用内燃机的电控和辅助系统。根据功能要求,匹配集成了适合沼气发电内燃机的电控系统,并实现故障诊断;完成了沼气发电内燃机增压器匹配,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要求;为降低沼气专用内燃机的有害排放,进行了沼气专用内燃机尾气排放后处理系统的匹配设计,使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项目开发研制1410016105超低排放沼气专用内燃机样机,组成沼气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形成一套可指导产品批量开发生产的设计技术文件。并且根据沼气内燃机的市场需求,开发沼气专用内燃机系列,组成沼气发电机组进行运行和投入市场使用。

 

成果5   PCB六轴全直线电机高速数控钻床

主要完成人   费凌,蔡长韬,李涛,周明,肖强,马飞达,郑亮,詹立英,易云波,杨刚

主要完成单位     西华大学、成都金大立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1PCB数控钻床是加工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专属钻床,属于数控机床中精密数控机床类的一种,它主要由机械部分,电器部分,气动部分,控制部分,软件部分等组成。由于其对钻孔直径(孔径φ0.2mm-φ6.35mm)的要求比较小,对钻孔的质量(±0.0254)要求较严,对钻孔的效率(400-500/min)要求较高,所以其设计和研制的过程比较困难,因此PCB数控钻床的研制是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人机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为一身的研究。

    2)本项目研制的是PCB六轴全直线电机高速数控钻床,与传统的PCB数控钻床相比,主要改进的内容为:

     XYZ轴采用了“直线电机+直线滚动导轨”导向驱动方式,应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技术,实现了PCB数控钻床钻孔的高速、高效、高稳定性;

     ②运动控制系统由自主研发的基于以太网和速度控制的8轴运动控制器上位机软件组成,控制器采用DSP+FPGA构架,DSP完成复杂的运动算法,对每个轴进行实时算法调节,FPGA采用片上系统SOPC,集成了32CPU运行UC-OS-II实时操作系统,完成对其它模块及开关量信号的管理;

     ③是针对高速超短距离大惯量的点定位需要,控制软件采用了改进的伺服智能算法。对各运动轴尤其是Z轴的运动动作进行了优化,减小了断刀几率,提高了机床运动控制的稳定性。

   3)本公司研制的PCB六轴全直线电机高速数控钻床的主要特点是:钻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钻孔性能稳定,钻孔质量高,改善了钻床的自身工作环境;自主研发的控制卡是这个行业的首创,此举降低了对PC的要求,优化了算法,减少了控制软件的编程量,减少了对第三方软件的依赖,使得此数控钻床更专项专能。    

  

成果6:无线电监测自动值机技术

主要完成人:裴峥、徐扬、马方立、何永东、陈涛、刘兴伟、彭宏、伊良忠、贾年、高志升、罗晓辉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

成果简介:

        “无线电监测自动值机技术基于专家经验制定的无线电监测自动值机流程,系统自动执行多种复杂的无线电监测任务;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系统自动完成对无线电监测信号的智能分析和自学习;通过短信控制传输协议,系统自动存储并报告监测结果。由此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情况下的无线电监测。

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复杂无线电监测任务自动值机,使计算机代替值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执行多种复杂无线电监测任务将大大减轻了监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基于无线电信号的频域特征空间,采用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获取信号分类知识与规则,采用模式识别与自动推理技术实现信号类型的自动识别;自动根据样本点的积累情况自学习相关参数,实现无线电信号分类规则的更新,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无线电的应用日益广泛,频率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干扰不断增多。例如,涉及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航空导航等重要无线电业务,经常受到有害和恶意干扰;又如,近十余年来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利用无线电,或进行反动宣传,或进行考试作弊,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无线电监测在打击非法无线电应用,维护国家利益、保障重大活动、保证考试公平等方面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监测自动值机技术项目研发的软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无线电监管部门,特别适用于技术人员缺乏的无线电监管部门以及大量无人值守的远程无线电监测站。

发的软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无线电监管部门,特别适用于技术人员缺乏的无线电监管部门以及大量无人值守的远程无线电监测站。

成果3:直条米粉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主要完成人:张良、李玉锋、许斌、刘建伟、雷激、周家文、秦宴兵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1. 核心技术及创新性:      

“直条米粉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属于西华大学与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该项目在2010年立项后,西华大学与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近4年的研究攻关,在提升特色传统直条米粉自动化生产程度及相关成套设备和非标设备的研发匹配、系列特色直条米粉(莲子米粉、苦荞米粉、紫薯米粉、杂粮米粉等)新品开发、米粉防断条与粘接加工工艺、米粉加工全程质量控制、防尘节能控温老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西华大学主要负责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企业开发、引进新产品(新味型)超过10项,其中9项已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仅2013年就实现产值9140万元,利税800余万元。

 2.  该项目的产业化前景:项目成果全面应用的2012-20143年间,实现产值2.6亿元,为国家多创造税收1100万元,实现净利润2300万元,投资利润率:41.81%。较项目实施前的2009-2011年,提高了产值19400万元,实现利润增长近1600万元,多缴税金75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14100万元。同时,项目技术在省内的南充市、凉山州,省外的云南、黑龙江等地得以推广,相关企业在2014年产量已达到16000吨以上,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其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效果达到6亿元以上,有效解决了主粮产品深加工难的问题。

 

     3. 技术依托和知识产权情况:项目合作期间共同承担2014年度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优质安全直条米粉现代化生产示范》(资助金额:60万元,文件编号:川财农[2014]189号)、2013年度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专项项目《风味快餐苦荞保健米粉生产工艺改进与扩能改造》(资助金额:690万元,文件编号:川发改投资[2013]757号)、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岳池优质稻米高效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化示范》(资助金额:60万元)。   完成省级科技鉴定成果2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申报专利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外观专利2项。

成果6:石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

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会理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昌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陈祥贵,何宇新,李玉锋,刘彬,杨文宇,耿福能,邢亚阁

雷激,焦士蓉,耿福昌,张全,苏红,张国栋

成果简介:为了极大地提高了石榴原料品质和商品价值,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 石榴GAP种植技术产业化示范;(2) 石榴采后气调保鲜技术研究与设施建设;(3) 石榴多酚类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4) 石榴籽油的研究与开发;(5) 石榴浓缩汁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6) 石榴果醋研究与开发;(7) 石榴果酒研究与开发。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石榴多酚的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果7 复合乳酸菌及发酵酸奶饮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人:袁永俊、刘海燕、关统伟、陈龙、李启明、黄勇、向文良、任川宏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西华大学与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于20081月组建了“新希望乳业-西华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以提升酸奶制品质量为目标,开展了乳酪蛋白功能肽制备及应用、乳品益生菌及复合乳酸菌制备与应用、乳品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土著酸奶制品中分离筛选并获得了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汁酸盐能力、降胆固醇能力和对致病菌的抑菌能力的4株综合生产性能优异的乳酸菌,通过复配获得了生产性能优异的复合乳酸菌,并将复合乳酸菌应用于酸奶生产之中;采用酶解膜分离技术从乳酪蛋白中制取功能肽,应用于酸奶和酸奶饮料加工;开发复合乳酸菌褐色酸奶饮料产品。围绕上述内容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分别是:具有降胆固醇及抑菌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GRX10及其制备方法、用途(ZL200810023014.X)、一种酪啡肽、抗菌肽、糖巨肽和酪蛋白磷酸肽的联产工艺(ZL201210218734.8)、一种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083731.2);实用新型专利2件,分别是:一种奶瓶加盖线(ZL2014 2010 2022.4)、一种自动脱筐装筐酸奶加工线(ZL2014 2010 1827.7);外观设计专利2件,分别是:包装瓶(活润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原味)ZL2014 3 0069340.0)、包装瓶(活润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草莓味)ZL2014 3 0069164.0);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

   本项目在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和昆明雪兰牛奶责任有限公司应用推广,形成了“活润”益生菌发酵乳和“活润”褐色乳酸菌饮料两大类共计6个小类的产品,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完成项目投资3800万元,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累计完成产品销售4.24万吨,新增销售收入5.65亿元,新增利润4262.25万元,新增税金2915.9万元;昆明雪兰牛奶责任有限公司完成项目投资3800万元,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累计完成产品销售4.17万吨,新增销售收入5.62亿元,新增利润4385.99万元,新增税金2770.66万元。

 

 

成果8:

直条米粉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主要完成人:

张良、李玉锋、许斌、刘建伟、雷激、周家文、秦宴兵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直条米粉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属于西华大学与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该项目在2010年立项后,西华大学与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近4年的研究攻关,在提升特色传统直条米粉自动化生产程度及相关成套设备和非标设备的研发匹配、系列特色直条米粉(莲子米粉、苦荞米粉、紫薯米粉、杂粮米粉等)新品开发、米粉防断条与粘接加工工艺、米粉加工全程质量控制、防尘节能程序控温老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43月举行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取得了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糊化、干燥、老化方面创新性的利用现代化设备解决了传统直条米粉在高温季节断条和粘结的行业共性问题,鉴定结果为行业领先。项目成果在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初步应用后,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食品安全,丰富了产品种类,提高了当地大米的综合加工利用率,同时给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西华大学主要负责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企业开发、引进新产品(新味型)超过10项,其中9项已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仅2013年就实现产值9140万元,利税800余万元。期间还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四川省科技厅项目3项,项目经费810万元。

 

项目完成省级科技鉴定成果2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申报专利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外观专利2项。

成果9: 石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

主要完成人:陈祥贵、何宇新、李玉锋、刘彬、杨文宇、耿福能、邢亚阁、雷激、焦士蓉、耿福昌、张全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西昌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会理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简介:

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本项目主要成员在西昌、会理等地开展了石榴产业化开发的研究,包括石榴新品种引进、试种及推广、浓缩石榴汁加工等;在研究过程中,西华大学在与好医生药业旗下的四川西昌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会理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深度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制药业的行业水准开发生产浓缩石榴汁饮品的创新理念,20102014年期间突破了石榴GAP种植技术、石榴气调贮存技术、浓缩石榴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石榴多酚类成分检测与活性评价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在此期间,项目产品浓缩石榴汁获得了ISO2200KosherHPCCP等质量认证,并成功突破欧盟技术壁垒,远销至英国、荷兰、德国等欧盟国家。2015424日,本项目通过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结论指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石榴多酚的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研发过程中,2010.1-2011.12期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No. 2010GA810002)的支持,支持内容主要为:在彝族聚居地四川省攀西地区建立优质石榴 GAP 种植示范基地、通过集成前期研发的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年产500吨高品质浓缩石榴汁的新工艺和综合品控质量标准及相关配套检测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并开拓国内市场。通过示范和辐射,促进石榴种植、精深加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户收入增加并有利于社会稳定。目前该星火计划的所有技术经济指标均已实现。

本项目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系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榴GAP种植技术产业化示范、石榴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石榴浓缩汁工艺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榴多酚类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石榴籽油的研究与开发、石榴果醋研究与开发、石榴果酒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多个创新性的成果:按高校+企业+基地+农户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石榴GAP质量管理体系,获得了石榴采后气调保鲜最佳技术参数(4%O2/5%CO2/2)并据此建立了石榴气调保鲜库12座,建立了同时检测石榴五个部位(皮、汁、籽、叶、瓤)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4种多酚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揭示了石榴多酚类成分与石榴抗氧化活性的关系,开发了基于护色和酶解技术的石榴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产品已突破欧盟技术壁垒),开发了石榴多酚、石榴籽油、石榴果醋、石榴果酒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

本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已授权2项(ZL200710050632.9ZL201310008188.X),在《中国中药杂志》、《食品科学》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2篇。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建立了石榴GAP种植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2.5万亩并培训果农800余人(400余户);GAP种植示范,辐射、带动了会理及周边地区近30万亩的石榴种植区。项目产品在四川会理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昌果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站等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近三年会理公司和西昌公司等应用单位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89720万元,新增利润20895万元,新增税收7927万元,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项目技术成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成果10:高原特色蔬菜冷链产贮运销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主要完成人:邢亚阁,苟俊,陈存坤,于晋泽,刘斌,车振明,陈祥贵,许青莲,胡云峰,王冉冉,李喜宏,肖洪翠, 罗林, 周熙

主要完成单位:西华大学,四川绿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阿坝州分

          公司,阿坝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天津商业大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项目简介:为了极大地提高了高原蔬菜保鲜效果,显著降低了传统蔬菜产贮运销过程中的经济损失,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高原蔬菜育苗工程与基地建设方面;(2)原料采收及运输环节品质保障技术研究;(3)蔬菜真空预冷和差压预冷技术研究;(4)特色蔬菜保鲜材料与设施研究;(5)特色蔬菜预加工保鲜技术研究;(6)冷链运销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研究;(7)高原蔬菜冷链产贮运销标准操作体系构建。该项目集成技术具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高原地区蔬菜真空预冷、低温保鲜及冷链运销技术体系的空白。成果在阿坝州马尔康县、茂县、成都龙泉、新疆等区域推广应用后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发展。

 

成果11:优质豆瓣系列质控标准与清洁生产规范构建示范

主要完成人   陈功、车振明、黄明刚、翟刚、郭晓勇、刘平、李峰、鲁时旭、谢彪、李玉蓉、王小敏

主要完成单位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西华大学、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成果简介:

本项目由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西华大学、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本项目突破传统郫县豆瓣标准的概念,首次将健康营养、质量、安全、清洁等级等质量控制关键参数指标,保障了豆瓣产品的质量安全,极大的促进了豆瓣产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主要内容体现在:(1)全面比较了郫县豆瓣和郫县红油豆瓣中多种营养成分的差别,确立关键营养指标的范围,为郫县豆瓣产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2)将色价、辣度及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等多种指标引入郫县豆瓣质量标准,弥补了郫县豆瓣传统定级的缺陷,实现豆瓣产品的准确快速的鉴别和高效的分级。(3)从亚硝酸盐、重金属、黄曲霉毒素B1、塑化剂及农药残留等多种指标进行分析,构建了郫县豆瓣的安全标准,以减少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疏洞,同时有利于郫县豆瓣产品安全化生产。(4)对郫县豆瓣生产的主要原辅料、工艺流程、厂区环境、车间、卫生设施、设施及工具、人员卫生、废弃物处理、标志标签、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要求,建立了郫县豆瓣清洁生产标准与规范。(5)将所构建的系列标准及规范在豆瓣行业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了豆瓣行业的清洁化生产水平。

 

成果12:川北地区核桃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饶瑜,何荣贵,刘平,余发权,邢亚阁,张显军,车振明

主要完成单位:广元市荣生源食品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成果简介:

      1.  核心技术及创新性:      

川北地区核桃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四川省广元市荣生源食品有限公司的1项省级成果鉴定(川科鉴字[2014]608号)和2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377293.1,申请号:201410203943.4)为核心技术支撑,旨在丰富核桃仁相关产品形式,以核桃仁为原料,开发出核桃仁相关的系列产品,进而克服核桃仁利用率低下和产品单一的问题,扩大消费群,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为川北地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健康、持续、有特色的发展道路。项目主要研究工作为核桃油压榨工艺优化和脱脂核桃粕的综合利用,重点优化核桃油的压榨工艺、开发核桃油产品;重点研究核桃粕的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核桃营养早餐糊配方、核桃饼干加工工艺;研究从脱脂核桃粕中核桃蛋白质的提取及核桃蛋白的酶解改性等。   

 

     2.  该项目的产业化前景:      

该项目的基础成果技术研究扎实、可靠,总体技术力量雄厚;产业化内容详细实用、技术路线明晰,技术力量强、设备设施好,运行机制有保障;转化的成果针对生产需要、结合政策紧密,市场需求量大;项目单位为科研院校和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产业基地和范围广。本项目将提高核桃仁加工产品质量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川北地区核桃产业的竞争力,确保川北地区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前景。

     3. 技术依托和知识产权情况:      

项目已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成果13:川西北高海拔地区冰葡萄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理县塔斯酒庄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完成人:罗建峰,唐渝成,蒋丽,邢亚阁,车振明,许青莲,苟君,张晨,孙丛珊, 林洪斌,刘平

成果简介:本项目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系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冰葡萄栽培中的品种与区划理论研究、高海拔山地冰葡萄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冰葡萄酒酿造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内第一个冰酒区划指标体系和区划方法,创新性的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高海拔山地葡萄大小行布局双V型叶幕栽培法,创新性地开发了“本土酵母在线筛选优化扩繁新工艺”和“天然酵母超低温酿造工艺”。在感官品质上具有突出的川藏高原地域特色,明显区别于加拿大、德国等产品。产品具有特别优异的食品安全指标水平,充分反映了出川藏高原产区优异的生态优势、栽培技术和新酿造工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示范应用五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果14:优质老鸭汤炖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完成单位:四川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完成人:唐勇、王顺海、王顺松、邢亚阁、车振明、蒋丽、许青莲、喻小伟

成果简介:

“优质老鸭汤炖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为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老鸭汤炖料制备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3F00020004)。主要针对传统老鸭汤炖料生产企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老鸭汤炖料生产过程中总酸过高影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等关键问题,开展的优质老鸭汤炖料生产关键技术系列研究,主要为: 1、老鸭汤炖料基本配方优化研究,将为工业化生产方便的老鸭汤制品提供理论依据。2、老鸭汤炖料制备技术优化研究,旨在为现代工业化生产鸭汤工艺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得到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鸭汤。3、老鸭汤炖料产业化示范线建设,形成流水线式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严格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4、老鸭汤炖料产品的企业标准制定。在老鸭汤炖料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创新性突出,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15: 小麦清洁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人:雷激、张爱民、王学山、张良、李玉锋、张国栋

主要完成单位:四川省巴中龙头食品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成果简介:面条是中国及亚洲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加工产品。近年来,中国挂面消费量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况,在170万吨上下波动,其中以传统低档挂面为主,占到93%以上,中高档不到7%。国内挂面的生产、研发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不注重产品内在品质,特别是在产品品质的控制方面,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缺乏定量化的工艺参数控制技术与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这样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挂面在口感和质构上得不到质的提高。

本项目针对小麦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控制难,环境污染大;断条面节回收利用困难,浪费大;烘干成套技术缺失;产品种类单一,市场新鲜感不强;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较少;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水平不高,食品安全保障存在缺失等制约小麦深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项目针对本地优质小麦产后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特征,开展面条生产关键技术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生产高活性麦麸纤维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面条生产生态链式利用模式,解决了制约小麦产后加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技术问题

 

成果16:中文名:低能量分子散射的量子力学研究

          英文名:Quantum mechanical studies of low-energy molecular scattering

主要完成人:孙卫国、冯灏、樊群超。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低能电子与分子散射的基本物理问题。

首次解决了低能电子与N2分子的严格振动相互作用势随振动波函数、高角动量径向函数和分子高对称性的收敛问题;分别在理论上和实验上获得了当时最好的振动弹性和非弹性(υ=0 →υ′=1)微分散射截面与积分散射截面;创新地建议了按照共振散射峰的位置在共振散射区科学地比较实验与理论结果的新方法;创新地建议了仅用部分已知低能散射矩阵进行拓展计算、而不进行繁杂费时的密耦合散射计算来研究极低能量区域的正确散射截面的简易物理方法。

创建了将入射电子表达为一个随其与分子的距离re、分子核间距R和散射角θ而变化的分布式球高斯波包,并由其解析地研究低能电子与分子散射中的相关极化势能;从而获得物理图像更正确、与精确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更好的散射截面。

首次在理论上得到了e+SiH4体系的Ramsauer-Townsend (RT)极小截面值和以d-分波为主要特征的宽阔势形共振截面;首次得到了e +C2H6(椅式)e +C2H6(船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动量迁移散射截面的RT散射极小值;首次证明同分异构体分子之间共振散射特征的差异是由异构体间的内转动势垒所导致的。研究表明:散射体系的RT极小值和(shape resonance)势形共振散射等关键散射物理性质主要由散射体系精确的相关极化作用势能所决定。

创建了精确研究双原子分子振动完全能谱的代数方法(AM)。AM方法获得的振动光谱常数集合与振动完全能谱不仅优于其它由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拟合所得到的结果,而且也是其它研究分子振动能谱的理论方法的结果所难以相比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研究成果的质量是世界领先的。AM方法为实验技术难以精确测量的很多双原子分子或离子体系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获得精确的高振动激发能级的物理新方法。

以上成果(代表性8篇论文专著)共被215位国际同行(他人)引用134次。

 

责编:

编审: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