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1-12-15
    《教育导报》讯12月11日,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社会心理服务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召开。5位专家分享展示了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来自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等100多名人员参加会议。江安县是四川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6个省级试点县之一,这几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效卓越。结合江安在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相关探索,江安县康复医院李介分享了相关经验做法。西南科技大学辛勇教授分享了绵阳市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西华大学苏文明副教授结合员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实证研究,介绍了员工心理健康的压力状况、心理健康水平、群体特征及易感因子分析,就如何有针对性开展需求调研、服务需求分析提出了建议。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吴薇莉对专题报告进行了点评,呼吁与会人员携手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广大社会心理学工作者要把科研和科普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公众对于社会心理领域的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心理学、支持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 2021-12-14
    12月11日,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社会心理服务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邀请5位专家分享展示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来自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等100多人参加会议。12月13日,人民网以“展示社会心理服务领域最新实践这场会议‘含金量’高”为题,报道了人民网成都12月13日电近日,成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社会心理服务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召开。会议邀请5位专家分享展示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来自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等100多名人员参加会议。宜宾市江安县是四川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6个省级试点县之一,这几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效卓越,先后接待了全国36批次的领导专家的调研学习。结合江安在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相关探索,江安县康复医院李介分享了相关经验做法。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辛勇分享了绵阳市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就如何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
  • 2021-12-13
    12月11日,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为主题的四川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西华大学召开,来自全省30余所高校20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教师参加了本次年会。主题报告环节,三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与会嘉宾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以线上形式做了题为“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报告,就如何高效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反思存在问题、提升基本素养两个方面入手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从一至七”,即就一份事业、二轮驱动、三讲到位、四用法则、五环相扣、六大要素、七点保障。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做了题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新论断、新命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对四个历史阶段做出评价,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新论断,每位思政老师要持续学习、加强研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编写说明”的主题报告。他为大
  • 2021-12-13
    在西华大学有这样一个专业,教师常常因为争论教学问题面红耳赤;学生上课,前四排的座位需要提前三个小时“占座”;他们编写的教材,被全国许多高校采用;他们制定的标准,成了行业的“标杆”;他们培养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这就是在业界有“南西华”之称的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这样的教学成果从何而来?这样的教风、学风从何而来?“党建让专业里的每一只‘大雁’有了‘向心力’,有了高飞的动力和远翔的方向。”工程造价系主任熊伟从教近30年,在他看来,一代代“造价人”传承发扬重视党建的优良传统,运用党建的思维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探索了新路径,形成了好风气,锻造了好队伍”。“组团阵”:群雁教学打造一流“金课”多名教师“组团”同上一门课程,在不少人看来是“稀奇”,但在工程造价专业已经成为常态。“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是该专业传统专业课之一,主要内容是房屋建设配套工程的计量与计价。“以前,这门课程仅涉及供电、供暖、给排水等领域,一个教师完全能‘包打天下’。”教师卢永琴教授该门课程20余年,近年来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她这样的老教师很不适应,“如果再像以往一样教,学生出去
  • 2021-12-08
    “报告,发现一例黄码。”12月7日下午,西华大学南门,一场紧张有序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正在进行。入门检测处的保安发现异常后,立刻向上报告。经历隔离区等待、联系班主任、校医院救护车转运、核酸检测流程后,该学生入住校内集中隔离点。与此同时,学校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实施环境消毒消杀,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应急保障,食堂也实行间隔就餐制度,严把入口关。当天,由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专题研讨培训会在成都召开,全省高校、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等200余人现场观摩了应急演练。会议旨在系统梳理本轮西北关联疫情防控中各地各校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认真总结近段时间以来联防联控机制下教育系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亮点和特色,直面问题,持续查堵风险隐患和短板漏洞,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和突发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对今冬明春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朝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11月2日成都市报告此次疫情首例病例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第一时间吹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
  • 2021-12-08
    红星新闻网(记者但唐文)12月4日报道12月2日至3日,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精神,进一步提升版权行政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由成都市版权局主办的成都市版权专业培训在都江堰举行。此次培训从法律认知、业务实操、司法分析等为切入点,精心策划设置课程,在两天时间里,区(市)县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版权服务工作站、成都市首批民营企业软件正版化试点单位、版权示范园区(单位)以及相关行业协会近70位代表认真学习,收获满满。版权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12月2日上午的培训会上,与会代表们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凡教授就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剖析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四个伟大成就和三次理论飞跃,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科学内涵,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也正式实施;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10
  • 2021-12-08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演练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7日讯(记者陈淋实习生官悦)“出现黄码,西华大学立即启动应急状态下的校园管控!”12月7日,一场紧张有序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西华大学举行。全省高校、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200余人分成两个小组现场观摩了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校门口管控应急演练、核酸检测应急演练、食堂就餐演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演练四个部分,主要模拟学校排查到校内有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部分师生健康码显示为黄码,学校立即启动应急状态下的校园管控。从学生入校扫码、出现黄码人员、病例隔离转运、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环境消毒消杀等环节开始,到组织学生就餐、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学校进行了全方位、全流程实战应急模拟演练。校门口管控应急演练在西华大学南大门,现场工作人员逐项演练了学生进校后涉及的所有流程,并着重演练了学生出现黄码的应急处置。同学们通过测温通道后,现场安保人员对其进行核验身份、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在发现学生健康码为黄码后,安保人员立即引导学生到临时观测点,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上报,学生班主任到达现场核定学生身份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处置,校医院
  • 2021-12-07
    西华大学工程造价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海凌指导学生实验。(陈金豪摄)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系教工党支部探索“雁阵”工作法,系部及专业负责人是“头雁”,课程组长是“中雁”,教师是“尾雁”,学生是“雏雁”。“雁阵”紧盯育人过程中的问题,灵活变换“阵型”,让专业和党建紧密融合,教风与学风齐头并进。在西华大学有这样一个系,教师争论教学问题“面红耳赤”,常常“忘记”吃饭;学生上课,前四排的座位需要提前几个小时“占座”;他们编写的教材,被全国许多高校采用;他们制定的标准,成为了行业的“标杆”;他们培养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这就是在业界有“南西华”之称的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系。这样的教学成果从何而来?这样的教风、学风从何而来?“党建让专业里的每一只‘大雁’有了‘向心力’,有了高飞的动力和远翔的方向。”工程造价系主任熊伟从教近30年,在他看来,一代代“造价人”传承发扬重视党建的优良传统,运用党建的思维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探索了新路径,形成了好风气,锻造了好队伍”。“组团阵”:群雁教学打造“金课”多名老师“组团”同上一门课程,在不少人看来是“稀奇”,
  • 2021-12-06
    四川观察西华大学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https://kscgc.sctv.com/sctv/h5/shared/v5/news_shared.html?newsJson=https://kscgc.sctv.com/sctv/redian/2021/12/04/1218448.json川观新闻宪法宣传周,西华学子线上线下学宪法https://cbgc.scol.com.cn/news/2555754?from=androidappapp_id=cbgc锦观新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普法宣讲……宪法进校园主题日活动知识满满https://v5share.cdrb.com.cn/h5/detail/normal/4536285869294592四川发布西华大学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http://appweb.scpublic.cn/front-end/news-detail/share_index.html?newsid=604903time=1638685991482
  • 2021-12-03
    座谈会现场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1日讯(记者陈淋)12月1日,西华大学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青年师生座谈会。会上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师生代表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谈学习感受和体会,并结合工作和学习的实际,谈贯彻落实的思路和做法。青年教师代表、体育学院团委书记魏崧丞说道,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坚定了作为辅导员和基层团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辅导员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要做一个有责任担当,有育人情怀,有工作激情,有敬业精神的老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贯穿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切实做到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张力讲道,研究生会要将服务意识落实到工作中,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组织形式,搭建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西华研究生的青春力量。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西华学院学生徐万芳谈道,学生会组织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作为从事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 2021-11-29
    11月27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办,西华大学、成都市郫都区知识产权促进服务中心承办的“2021年‘菁蓉杯’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在西华大学举行。此次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吸引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川内20所高校近两千余师生的积极参与。因防控疫情要求,本次竞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比赛形式,专家评委在现场集中,参赛队伍线上展示并进行答辩。决赛分为书面展示及现场陈述、评委提问两个阶段,各参赛选手根据书面展示内容,对其进行现场陈述,通过列举题目中公司存在的多种侵权行为、对该公司的保护建议等方面,深刻剖析和阐述了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评委提问环节,选手们结合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紧扣题目,灵活作答。各参赛队伍激烈角逐,难分伯仲。最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民族学院荣获本次知识产权竞赛一等奖,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荣获二等奖,成都文理学院、宜宾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攀枝花学院荣获三等奖,其余高校获得优秀奖。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四川在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四川经济在线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四川观察:2
  • 2021-11-17
    11月16日,《四川农村日报》科技版以“种田不下地?四川首个‘无人农场’现身大邑”为题,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颖昳“小麦播种机还需要再改造一点,就可以用到今年的小春播种上了。”11月4日上午,站在大邑县安仁镇新华社区的“数字化无人农场”旁,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副教授卢劲竹和一旁的同事正在交流小麦播种机的改造技术。何为“数字化无人农场”?“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指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智能化管理,完成所有农场生产作业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种植精准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智能化。”卢劲竹向记者解释。走在田坎边,农田里隐约可见几道车轮印子,这是几天前有平地机在工作的痕迹。今年4月,安仁华侨城联合西华大学、新华社区三方,开始打造建设“华侨城南岸美村-智慧农场示范区”,农田选址和机库建设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农田改造和机器改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几天后就能进行小麦播种了。实际上,早在200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