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18-01-19
    1月18日下午17: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以“创新教学平台让思政课‘活’起来”为题,报道了我校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在此之前,1月17日四川卫视(SCTV-1)今日视点栏目下午18:00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央视报道截图2017年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传统思政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许多学生心目中留下了生硬枯燥的印象。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近年来,我校不断进行新尝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思政教学走出课堂,更加贴近学生“所思所想”。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接受采访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抓住课堂、实践和网络三个关键,探索“课堂+实践+网络”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与校外育人资源的有机整合,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升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我校思政课老师接受采访学校狠抓思政课课堂建设,注重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作用,主动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我校涌现了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校园人物,催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作品。我校学生继2015年获得全国总冠军、2016年获得全国亚军之后,参加2017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
  • 2017-12-29
    《四川新闻网》12月27日晚登载了“四川教育系统2018年迎新晚会举行展学子艺术新风貌”一文,报道了四川教育系统2018年迎新晚会在我校举行,并于12月29日推送至四川新闻网首页头条焦点大图。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7日讯(记者陈淋)12月27日晚上7:00,以“教育展新姿欢歌向未来”为主题的四川省教育系统2018年迎新晚会在西华大学举行,来自全省22所学校近千名师生载歌载舞,喜迎2018年新年到来。《傲雪》-西华大学演出开始前,一段“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视频,回顾了2017年四川省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与成果。四川省教育以“美育”为核心理念,旨在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一曲由四川音乐学院带来的《红旗颂》交响乐拉开了迎新晚会的序幕。晚会分为“英雄礼赞”、“川蜀新韵”、“民族荟萃”、“砥砺前行”四个篇章,所有参演节目都是大学生艺术节、中小学艺术展演等各类比赛的获奖节目,晚会也可以说是四川省艺术教育的成果展,是四川省教育系统丰硕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四川文理学院的同学
  • 2017-12-28
    中国教育新闻网12月27日登载了“西华大学获第三届‘校园好声音’冠军”一文,全文如下: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鲁磊)近日,以“唱响青春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落幕,西华大学夺得冠军。据了解,本次比赛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活动旨在鼓励校园原创歌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和青春正能量,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青春活力和阳光朝气。自今年7月发布以来,大赛得到了全国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609所高校的超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共收到365首原创作品。相关链接: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华大学获第三届“校园好声音”冠军http://www.jyb.cn/zcg/jzz/201712/t20171227_905831.html
  • 2017-12-22
    《四川新闻网》12月21日登载了“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总决赛落幕四川再创佳绩”一文。全文如下:西华大学选手比赛现场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1日讯(记者陈淋)12月20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易班”网和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比拼,西华大学继2015年获得全国总冠军、2016年获得全国亚军之后,再次获得全国总冠军;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全国季军。与此同时,四川省教育厅和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阿坝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优秀组织奖;电子科技大学庹立明,西华大学李倩雯、陈辰,阿坝师范学院徐起超,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李霜,成都师范学院李金平,西南石油大学陈焕玲、张勇,西华师范大学李斌斌等9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电子科技大学原创作品《闪耀世界巅》,西华大学原创作品《乐不“失”蜀》《向未来》获优秀歌曲奖。据悉,大赛自启动以来,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609所高校、上万名大学生参赛,共收到365首原创作品。(图片来自西华大学)相关链接:《四川新闻网》: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总决赛落幕四川
  • 2017-12-14
    《成都商报》12月13日晚登载了“西华大学培训、培养贫困县乡人才约500人次”一文。全文如下:“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我们大学作为各类人才汇聚之地,在脱贫攻坚中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展各类急需的人才培训。”昨日,西华大学副校长费凌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西华大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一步探索推进“校地合作”扶贫模式,派出近200人次的教职工深入脱贫一线开展智力扶贫,助推产业发展,同时培训、培养各类县、乡、村干部、专业人才共约500人次。据悉,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甘孜州巴塘县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个月刚刚在西华大学培训结束,来自巴塘扶贫一线的43名基层学员利用一切时间,通过参与问卷调查、课堂讲授、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拓展训练等形式,汲取着一些有用知识技能。来自巴塘县波戈溪乡波戈溪村的第一书记谢天全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培训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在基层我们的信息相对很闭塞,和外界接轨少,对我们村脱贫致富很不利。出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回去后加大和外界的对接联系,一定会帮助我们早日脱贫。”据悉,明年西华大学将开展两次以上的相关培训,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成都商报记者李春
  • 2017-11-15
    《四川日报》11月12日晚登载了“我省高校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一文。全文如下:11月8日上午,西南财经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立。成立大会结束后,宣讲团首次开讲。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生张林面向30余名学生党员,结合自身感受,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受到一致好评。省社科联副主席、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表示,该校还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连日来,我省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形式,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推动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本报记者江芸涵阳帆创新学习形式推动深入学习10月26日,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社团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协会举行了一场特殊而又充满干货的品读活动,学校党委书记丁任重与学生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学生们围绕“新时代下怎样脱真贫、真脱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走向”“结合实情,看精准扶贫怎样深入发力”等六个方面畅所欲言。丁任重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并不时提问,与学生热烈互动。他希望该协会的同学们要带动身边更多的青年学生,读报告、学
  • 2017-11-13
    《四川日报》11月7日登载了“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西南区域赛在西华大学唱响”一文,报道了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西南区域赛在西华大学举行。全文如下:本报讯(记者江芸涵)近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西南赛区区域赛在西华大学举行。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唱响爱国、励志、健康、向上的歌曲,营造积极、奋发、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校园好声音”大赛分为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七个赛区,每个区域将有两所高校晋级全国总决赛。此次区域赛分为校队展示、主题演绎、点将竞唱和X对决四个环节,西华大学、贵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5所高校的选手同台竞技,代表西南赛区争夺2个全国总决赛的名额。经过激烈角逐,综合网络人气评审和专家评分,西华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获总分第一、第二,夺得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相关链接:《四川日报》: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西南区域赛在西华大学唱响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71107/177505.shtml
  • 2017-10-31
    10月29日下午2:30,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西南赛区区域赛在我校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新华网、川报观察、四川新闻网、四川教育网、中国网、凤凰资讯、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四川经济在线、四川教育电视台、四川新闻资讯频道等共计10家媒体作了报道。平面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新华网: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西南区域赛在成都举行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7-10/30/c_1121876518.htm川报观察: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西南赛区在西华大学唱响https://cbgc3.scol.com.cn/news/63402?from=iosapp四川新闻网:“校园好声音”西南区比赛唱响西华大学、电子科大唱进全国总决赛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71030/000828078.html四川教育网:第三届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西南赛区区域赛在西华大学举行http://www.scedu.net/p/9/?StId=st_app_news_i_x6364
  • 2017-10-30
    《华西都市报》10月29日登载了“西华大学学生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白血病患者”一文,报道了我校学生郑奎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白血病患者的事迹。全文如下:10月19日,西华大学2016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郑奎,作为四川骨髓库第11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华西医院血液科无偿捐献出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救助了一名来自广东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017年5月,四川省红十字会通知郑奎,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吻合,郑奎当即同意配合做进一步体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2017年9月,郑奎被告知样本匹配成功,体检通过,不久后将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了配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篮球爱好者奎减少了运动强度。10月15至19日,郑奎每天都需要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注射一次动员剂,从而更好地采集造血干细胞。为了不耽误学业,他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医院之间。10月19日上午8点30分,躺在华西医院血液科病床上的郑奎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造血干细胞需要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这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以及治疗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 2017-10-26
    《四川新闻网》10月24日登载了“西华大学‘微党课’比赛学生当‘老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文。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4日讯(记者陈淋摄影报道)“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由来吗?”“青年大学生如何将理想信念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10月24日下午,“西华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党课”决赛举行,经过初赛、复赛评比,该校从19个学院的36个作品中评选出了10个作品参加今天的决赛。同学们通过讲党课的形式,歌颂我们的党,分享学习的喜悦,倾诉对党的热爱,表达做合格党员的骄傲。同时,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献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小林看来,不断创新党课形式、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既是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党课比赛,西华大学将着力发挥学生党员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次比赛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由
  • 2017-10-20
    人民网10月20日登载了“人民网:四川高校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砥砺奋进不负使命”一文,报道了我校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全文如下:人民网成都10月19日电(朱虹)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四川各大高校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收看、收听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谦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不忘初心,初心就是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后在本职工作中,积极努力,争创一流。作为高校教师党员,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全力以赴,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电子科技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任重道远,每一个教师党员都应永记初心,努力不懈,在双一流建设中带好头,做出贡献。”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于乐则表示,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使学生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学生工作的目
  • 2017-09-06
    四川教育电视台2017年8月19日专题报道我校易班指导教师赵高权,讲述西华大学打造易班教育平台,构建高校健康网络生活,将基于易班平台上的生活服务、教育教学、文化娱乐与大学生在校生活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网络教育。专题片约14分钟,赵高权作为西华大学易班校级管理员,5年来主要从事易班学生团队指导,学校信息资源整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网络课堂教学等工作,负责四川易班共建109所高校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报道中重点讲述西华大学5年来,从生活服务、教育教学、文化娱乐等方面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着重介绍了西华大学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