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1-09-26
    9月23日,2021侨界菁英(成都)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西华大学食品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带来的央广微厨项目,为快速制作美味菜肴提供了方案。病害检测机器人、央广微厨项目……这些侨界人才科研项目亮相成都红星新闻2021-09-2319:199月23日,2021侨界菁英(成都)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围绕“侨聚蓉城·科创天府”主题,聚焦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汇聚侨资侨智侨力,助推成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本次大会的活动之一,侨界菁英(成都)创新创业成果展同步举行。众多侨界人才汇聚于此,纷纷展示着各自科研成果。▲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进入成果展大厅,门口处展示的4个智能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了解,这些智能机器人全部来自于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展示的4个机器人,实际上已在成都落地使用。”睿乐达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展示的机器人中,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服务的,也有服务于四川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还有以成都大运会蓉宝为原型设计的机器人,也将服务于明年成都大运会。“智能机器人的体验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
  • 2021-09-17
    9月16日,西华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会。省委宣讲团专家、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志耿作宣讲报告。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报告会。纪志耿在报告中用鲜活事例和接地气的语言生动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历史性成就,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全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及在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同时围绕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进行了讲解。纪志耿还就自己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与在场师生们分享了他的见解和看法。宣讲会接近尾声,纪志耿以“我们要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一席话结束了宣讲报告会。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帮助师生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赵赋聪同学表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要继续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
  • 2021-09-16
    9月14日-15日,西华大学分别在校本部和宜宾校区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余孝其在典礼上向2021级全体新生表示欢迎,并发出了对学生的希冀。他指出,同学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在西华大学潜心学习、成长成才,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校长刘树根针对如何度过大学时光,传承西华精神,作了题为《奋进百年新征程扬帆起航西华人》的讲话。他鼓励同学们以诚信立身,树团队精神,致力文理通识,坚持运动锻炼,成为奋进新时代的西华人。并对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志存高远,肩负强国使命;第二、追求真理,矢志创新创造;第三、全面发展,不负青春韶华。
  • 2021-09-03
    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10831/260919.shtml
  • 2021-08-3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西华大学学子荣获这项竞赛一等奖中国网8月31日讯(王李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日前在青岛科技大学举行。该竞赛由中国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承办。西华大学理学院化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冯金凤、满珊佑、卜发洋,在该校陈明军教授和钟柳副教授的指导下,以西南片区赛一等奖的身份获得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来自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分赛区共90所高校的270名化学类本科生和2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总决赛。经过为期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冯金凤、满珊佑、卜发洋三位同学的创新实验设计作品“火安全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通过参加此次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我校参赛学生的实验基础理论水平、实验技能、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均得到很大提高。”据陈明军教授介绍,今后,该校化学专业将继续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据了解,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旨在以赛促教,
  • 2021-08-25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各地开始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是否就此实现?老师轮岗到底如何落实?学区房是否濒临“幻灭”?四川电视台《全媒直播间》针对一系列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问题,邀请了我校经济学院于代松教授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教授以及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班主任、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高新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何明共同探讨。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各地开始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深圳前不久推出了重磅通知,成为全国第1个教师轮岗的城市,而近日北京也紧随其后放出大招,即日起推进教师跨校跨地区的流动,不少人相信,这样的轮岗制会逐步推广,家长们对此纷纷表示十分关注。姜晓萍教授核心观点:义务教育均等化是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轮岗。学区房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品牌效应,不会因为教师轮岗就消失殆尽。教师轮岗需兼顾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在尊重教师流动意愿的前提下发挥政策工具作用,梯次推进,分类激励。何明老师核心观点:多校轮岗难在制度和观念的对接,配套机制完善与否,
  • 2021-08-23
    近日,学校与龙大肉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川菜工业化技术研究院”。根据协议,双方将融合各自在智能制造、营销渠道、科研创新、专家智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川菜工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龙大肉食董事长余宇在现场致辞中,从品质优势、服务优势和品牌优势三方面介绍了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为以食品主体的上市公司,龙大肉食以科技赋能,强化在食品赛道的差异化优势,树立行业的引领地位,打造中国厨房革命的示范样板,实现企业效益、高校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副校长李秋实在讲话中表示,通过企业领导的全力推进,项目团队的积极努力和校外专家团队的支持参与,研究院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在行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产业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未来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作为研究院总负责人,四川省科技厅川菜工业化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川菜工业化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车振明在讲话中表示,本次研究院的成立是一种创新的探索,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开放的平台,同时,与企业的研发团队一起,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研发路线图,打造一整套知识产权体系,提升企业核心
  • 2021-08-23
    7月11日,中国日报网以“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在彝欣社区开展老年小组活动”为题,报道了我校“彝路相伴”工作组近日走进四川省喜德县彝欣社区,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为促进易地搬迁社区老年人融入社会所开展的以“彝老同聚,融欣汇心”主题的社会活动。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近日走进四川省喜德县彝欣社区,开展了以“彝老同聚,融欣汇心”主题的社会活动。彝欣社区作为喜德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来自九个乡镇三十三个村。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旨在促进易地搬迁社区老年人融入社会。活动结合老年人身体情况,设计了合适的游戏内容,为他们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工作小组设置了“自我介绍接龙”环节,老人们通过传递绣球自我介绍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与兴趣爱好等。彝族同胞自古以来擅长歌舞,两位活泼的奶奶跳起了传统的民族舞蹈。而两位爷爷则一展歌喉,分别清唱了《北京的金山上》、《义勇军进行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打开话匣子,分享了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感受,生活环境的巨变让他们十分满足。工作组对老年人搬迁后的内在关注,更使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相关链接:中国日报网:西华大学“彝路相伴”工作组在
  • 2021-07-09
    中国网7月8日讯(王李科)“我们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纯绿色的,大家可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看看我们社区的网店,也可以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做的这个网店,真的还是卖出了不少的东西,帮我们提高了收入。”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喜德县彝欣电子商务服务站时,凉山州光明镇喜德县彝欣社区书记吉力阿体如是说到。7月6日,西华大学应急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彝欣社区实践团走进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趋势,深入彝欣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工作,满怀好奇地探寻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功成之路”。了解红袍花椒,绽放喜德味道当实践团队的成员进入彝欣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罐罐颜色鲜艳,排列整齐的花椒。吉力阿体书记向西华大学团队成员介绍:“这是咱们喜德县的袁野大红袍花椒,香得很啊!”看着这一罐罐鲜红的袁野大红袍花椒,吉力阿体书记的脸上满是自豪骄傲的笑容。实践团队成员在彝欣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袁野大红袍花椒生长在大凉山的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长且充足。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没有人为污染,土地十分肥沃,十分
  • 2021-07-02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我校在校本部、宜宾校区、彭州校区同时举行升旗仪式,并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看结束后,学校举行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安排部署。校内各单位通过交流座谈、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课、实践研学、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师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围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讨论如何发扬奋斗精神,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服务中心作贡献;结合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亮出党员身份,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
  • 2021-07-01
    中国网7月1日讯(王李科)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9日,西华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政书为老党员代表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以感谢该校老党员为学校以往的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是荣誉、是致敬、也是感恩,它是对老党员‘光荣在党50年’的最好嘉奖。”王政书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建校60余年,衷心感谢各位老党员、老前辈们为西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的艰苦努力,学校将持续努力,切实为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希望老党员、老前辈们保重身体,继续关心学校的改革发展,为早日实现‘西华梦’贡献力量,祝老党员、老前辈们健康长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曾维才作为该校老党员代表发言,今年刚好是他入党第50年,他由衷地说道:“这50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为伟大的中
  • 2021-06-29
    中国网6月29日讯(王李科)“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第一职责,教育报国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改革创新是我们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与时俱进,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与正能量……”6月28日,在西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该校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吴昌东分享了自己入党至今的体会。当日,西华大学4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学校表彰。表彰大会上,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优秀个人、先进集体代表颁发奖牌、荣誉证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表彰大会上还举行了预备党员代表入党宣誓、参会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余孝其表示,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努力走好四川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鼎兴之路”,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华力量。相关链接:中国网:学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西华大学表彰“两优一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