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1-01-13
    近日,历时半年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比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71所高校参加。我省西华大学李学芹、彭旭、王成珍3位老师组成的团队,获得全国一等奖。近年来,李学芹、彭旭、王成珍一直在探索课程思政。此次,她们借用参赛契机,尝试在外语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凸显人文教育本质,形成了一套能应用在外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关于这次比赛,三位老师们都表示,“通过这次比赛,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积极为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力争实现外语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
  • 2020-12-28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6日至27日举行,今年四川参考人数创新高,准考人数增长19%,达到20.8万人。我校作为四川省设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之一,迎来了4132名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的领导下,经过学校周密部署,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华大学考点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考场入口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我省研招考试工作精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了此次考试的考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设置了发热、隔离考场7个,并对考场环境由内而外进了消杀,保障考试安全、顺利进行。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2-22
    12月19日,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SCTV-8)以“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记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郭聪”为题,专题报道了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我校体育学院辅导员刘凤丽的事迹。视频如下:相关链接: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SCTV-8):“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记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郭聪”
  • 2020-12-16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同时,为了保证同学们回寝休息,学校特例不断电。据悉,金牛区疾控组织了5家医院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当天晚上,西华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师生们将感激与敬意转化为文字,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的白衣天使。同时,学校在检测期间有序的组织、暖心的服务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川观新闻、四川新闻网、四川发布、封面新闻、锦观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据悉,金牛区疾控组织了5家医院100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太多的感谢来不及说出,太多的敬意不知如何表达。当天晚上,西华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师生们就感激与敬意转化为文字,感谢每一位不辞辛劳的白衣天使。12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人民日报客户端:泪目!成都学生深夜齐跳“听我说谢谢你”向医护致敬https://wap.peopleapp.com/video/6066115/5978246
  • 2020-12-12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12月11日晚7:00开始,学校本部全体师生员工、后勤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在校居住人员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照常进行,学校安排特殊通道让参加考试的学生和监考老师优先接受检测。同时,为了保证同学们回寝休息,学校特例不断电。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四六级开考!这些大学生连夜核酸检测……学校操作暖心”为题,对学校在检测期间有序的组织、暖心的服务进行了报道。
  • 2020-12-09
    12月1日,我校精准扶贫采购的甘孜州巴塘县生态土豆送达学校。这是继11月25日之后,学校购买的第二批生态土豆,两次总计12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将扶贫融入到日常生产当中,通过“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的方式,采购帮扶贫困县的农产品,让农产品直达高校,促进农户增收、带富贫困农民,既实惠高校学生、又保证鲜活农产品供应。据悉,学校设立了精准扶贫绿色食品专用售卖窗口,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根据提前制定的分配方案,逐一将土豆送至学生二、四食堂。征集借鉴经典地道烹饪方法,由食堂厨师利用原材料特色研究制作出新菜,香脆土豆、糖醋土豆、盐椒土豆、孜然土豆、蒜泥土豆、麻辣酸香土豆……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在食堂物资直销站,生态土豆也以直采直卖的形式,按照进价销售给广大教职员工。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四川新闻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川广新闻、四川经济在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新华网:西华大学12吨扶贫土豆进食堂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20-12/02/c_1126812282.htm中国青年网:土豆
  • 2020-12-09
    12月8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西华大学开展研究生思政课‘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为题,对我校为推动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举办的为“砥砺前行,共创辉煌——青春告白祖国”研究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会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 2020-12-09
    12月1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西华大学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为题,对我校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关注、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精神,迅速在校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学校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学校学习宣传贯彻意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将启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委员、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指出。近日来,西华大学组织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关注、学习研讨,迅速在校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学校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学校学习宣传贯彻意见。11月2日,学校召开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暨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大会。会上,学校就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11月10日上午,学校党委负责同志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赴锦江大礼堂参加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 2020-12-09
    12月4日,中国新闻网以“‘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举行”为题,对我校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4日电(记者贺劭清)4日,由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主办,创梦空间、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西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四川工商学院大创中心协办的“产学联动·校企双进”西华大学专场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活动现场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赵东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高校院企在郫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深入推进校院企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助力创客郫都建设。西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罗航表示,要立足西华特色和区域优势,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把“双创”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结合产学联动,校企双进活动,努力探索新路径。此次活动邀请到广州磐丰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黄洪康分享“投资人评委如何甄别优质项目”。黄洪康表示,投资人眼中的商业核心有四个要素,分别是“市场需求”“解决方案”“商业模式”“运营团队”。活动期间,掌上智捷室内导航、萌宠事务所、汇众天智一站式数据服务商三个学科竞赛获奖
  • 2020-11-30
    11月28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办,西华大学、四川九鼎天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在西华大学举行。作为四川省首届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吸引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的积极参与。经过必答题、抢答题和主观题三轮比赛的激烈比拼,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荣获本次知识产权竞赛一等奖,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荣获二等奖,宜宾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师范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荣获三等奖,其余高校获得优秀奖。本次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中国经济时报、四川发布、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 2020-11-30
    11月26日,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以“西华大学举行思政课‘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系列活动”为题,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社会考察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为加深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践的认知,深化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治理的研究,落实学院研究生课程改革要求,11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老师带领学院2019级研究生前往战旗村、农科村和双流区五洞桥社区开展“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社会考察活动。学院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战旗村,通过在当地走访调查及与村民交流了解到,战旗村原名集凤,在1966年更名为战旗大队,后为战旗村。战旗村主要是通过“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经验,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聚焦“领”字,抓好党组织建设;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聚焦“治”字,抓好治理有效;聚焦“富”字,抓好生活富裕;聚焦“美”字,抓好生态宜居;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马克思主义学院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