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18-09-29
    【四川新闻网】9月28日以“新高考下大学与中学如何搭建协同育人体系?西华大学首届中学校长论坛寻答案”为题,报道了我校召开首届“大学招生改革”中学校长论坛。全文如下:授牌仪式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8日讯(记者陈淋摄影报道)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9月28日下午,西华大学首次举办了“大学招生改革”中学校长论坛。来自省内25所中学的校长、副校长、招办主任、教务主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中学与大学如何搭建协同育人体系,培养优秀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会上,西华大学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校长刘清友为25所“优质生源基地”中学授牌,未来,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西华大学。谈高考新变化:明年起,或将有部分县市区试点高考招生体检信息化论坛上,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冉启银就2019年高考动态及新变化作了介绍。“2019年高考将有4个新变化。”冉启银谈到,首先,普通高考报名和艺术体育类文化考试报名工作将合并进行,这进一步简化高考报名流程,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合并后,我省2019年高考报名时间也较往年有所提前。
  • 2018-09-19
    9月18日上午,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在宜宾校区田径场举行,标志着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正式启用。宜宾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报道视频如下:相关链接如下:【宜宾电视台】“衣食住行”优配置西华大学宜宾校区迎新生http://www.ybtv.cc/ybvms/?mod=webctl=indexact=videodatailt=videoid=29734
  • 2018-09-12
    四川新闻网9月10日以“【开学第一课】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求真求是明德修身追求卓越”为题,对我校举行开学典礼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全文如下:西华大学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0日讯(记者陈淋)9月10日,西华大学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今年,西华大学迎接了来自祖国各地的9494名新生,他们将为这所58年历史的学府注入新鲜的血液。新生大数据显示:9494名新鲜血液分别来自33个省市自治区,汇聚了25个民族。其中有53%是2000年后出生的“00”后,年龄最大的29岁,年龄最小的仅14岁,男女比例为1:1.71。面对这群大学新鲜人,在开学典礼这堂大学第一课上,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以“求是明德卓越”的西华校训为主题,与学子们交流,希望对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有所启示。“要求真求是,以奋斗之姿成为未来的人才”。刘清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华大学79级校友王华明扎根科研的事迹为例,倡议大家以奋斗之姿,以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做求真求是的西华人,赢得属于自己的机会。“要明德修身,以赤子之心拥抱未来的世界。”刘清友从西华大学原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93级校友、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肖代全奉献和回馈社会
  • 2018-09-11
    【四川日报】9月10日以“聆听省委书记彭清华所作的形势报告,在场高校师生反响热烈——这是照亮青春梦想的‘开学第一课’”为题作了报道,采访了我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在听取报告后的感受。报道全文如下:9月7日上午,成都锦江大礼堂座无虚席。面对58所在蓉高校的1300余名师生代表,省委书记彭清华作了主题为“新时代四川的使命和任务”的形势报告。报告会持续近3个小时。彭清华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浅出分析省情、形象生动阐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对广大青年学子寄语“五个希望”。“这是照亮青春梦想的‘开学第一课’。”现场聆听的师生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共同努力,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充分发挥和培植自身优势,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江芸涵)在四川改革发展中高校必将大有作为成都医学院青年教师周靖静一边倾听报告,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彭书记的话生动形象,讲道理通俗易懂,把发展大势和省内大事讲解得透彻,还和我们高校教书育人的工作结合紧密,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决定’为四川未来建设描绘的宏伟
  • 2018-09-10
    四川新闻网9月6日以“西华大学大龄新生:11年前从高中退学闯社会年近而立努力学习重返大学校园”为题,报道了我校2018级新生姚鹏的故事。报道全文如下:正在办理新生报到的姚鹏。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6日讯(记者陈淋摄影报道)9月开学季,首批“00后”上大学了。正在迎新的西华大学校园内,生机勃勃。在一群“00后”新生中,一位“80后”新生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他叫姚鹏,今年29岁,就读于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是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跟新生同学相比,姚鹏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2007年,因为成绩差不想继续上学,他便主动退学了。从新疆的农场,再到江苏的工厂和码头,先后当过农民、工人、服务员,开过面馆、台球室的姚鹏,在社会的大海中起起伏伏。8年的闯荡,让他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那一刻,他毅然决定重返高中复读,备战大学。他将语文、英语、数学、文科综合一一拾起,先后历经2次高考,最终在今年以556分的好成绩,考入他梦寐以求的西华大学就读。从11年前的主动退学,再到年近30而立之年,又努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退进之间,姚鹏内心最大的感悟便是知识的重要性。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他认真
  • 2018-08-30
    凤凰网四川频道8月30日以“潘殊闲:巴蜀文化的守护者”为题,对我校图书馆馆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温文尔雅,是潘殊闲给人的第一印象。已过天命之年的他,没有了少年时在眉山古城墙内外调皮玩耍的稚气,隐没了青年时携友泛舟三峡、顺流而东的意气,退却了市场化改革大潮中纵横捭阖的豪气。枯坐书斋十余年,洗尽铅华之后,留下了一身的文气和才气。香草芬芳伴童年倘若追溯潘殊闲身上的文气和才气,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家乡眉山,因为“三苏”在这里诞生,眉山的文脉如今已绵延千余年。时间回到1974年,“文革”接近尾声,正在上小学的潘殊闲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当时为了响应中央关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学校创办了一个“五七制药厂。每周三下午,学校组织同学到野外采草药。穿越城墙,挎着箢篼采草药,跟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成了潘殊闲的美好回忆。潘殊闲说,直到现在,很多农村野外长的常见的中草药他还能叫出名字并知道用途。等到了高年级,每到五月份,农村“双抢”时节,城里的学生就要到农村支农,帮助农民抢收抢种,中午就在
  • 2018-08-08
    8月6日上午,首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国际论坛在都江堰开幕。此次活动由我校联合都江堰市政府、省社科联、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都江堰市委宣传部、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来自日、韩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国土防灾技术株式会社、日中防灾环保研究会等相关组织,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文化厅、省文史馆等有关部门,以及全国相关高校、文博系统、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研究中心等单位1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共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深远影响,共商李冰文化传承发展大计。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成都日报、四川新闻网、腾讯网、四川经济在线、成都全搜索、四川教育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四川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相关链接如下:中国社会科学网:挖掘李冰文化的当代价值http://ex.cssn.cn/zx/bwyc/201808/t20180808_4525183.shtml中国广播网:专家学者齐聚论道首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国际
  • 2018-07-30
    7月25日,“创新有未来”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西华大学举行。经过省级选拔推荐,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50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200件作品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四川卫视(SCTV-1)、四川教育电视台(SCTV-8)、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SCTV-4)、成都电视台(CDTV-1)、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在线、成都全搜索、网易四川、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来校采访报道。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新华网:“创新有未来”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四川启动http://www.xinhuanet.com/2018-07/26/c_1123182684.htm中国新闻网: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成都上演“AI对决”http://finance.chinanews.com/sh/shipin/cns/2018/07-26/news779577.shtml川报观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开幕,来看会摘草莓的机器人https://cbgc.scol.
  • 2018-07-12
    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SCTV-4)”享学“栏目5月22日晚以”不一样的西华梦之队“为题,对我校啦啦操队进行了专题报道。专题片一共17分钟,专题报道了我校啦啦队获得了哪些国际国内奖项,如何克服各种困难一路走向辉煌,并邀请我校啦啦操队主教练张讴老师和队长陈聪做客演播室作了深度访谈。报道视频如下:不一样的西华梦之队报道视频
  • 2018-07-12
    【四川日报】7月10日第一版“以西华大学牵手省供销社打造‘川字号’食品品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我校与省供销社合作一事。全文如下:本报讯(记者江芸涵)7月4日,西华大学与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川字号”食品品牌。这是双方为“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作出的务实举措。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校社双方将在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川字号”食品品牌打造、“三农”服务、食品安全认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小镇建设、供销社系统人才继续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相关链接如下:【四川日报】西华大学牵手省供销社打造“川字号”食品品牌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710/195622.shtml【四川新闻网】西华大学牵手省供销社打造“川字号”食品品牌http://sp.newssc.org/system/20180710/002460337.htm
  • 2018-07-12
    【四川日报】7月5日第一版以“首次访川,黑山共和国议长布拉约维奇表示——黑山与四川合作没有距离”为题,报道了黑山共和国议长布拉约维奇第一次来到四川访问,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新貌,并在我校与黑山留学生互动交流一事。全文报道如下:黑山共和国议长布拉约维奇表示——黑山与四川合作没有距离应全国政协邀请,黑山共和国议长布拉约维奇于5月29日开启了为期7天的访华之旅,其中3天在四川访问。这已是布拉约维奇第十次访华,但却是他第一次来到四川。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看灾后新貌,在西华大学与黑山留学生互动交流,实地走访四川企业了解探讨合作可能……6月4日,在即将离开成都时,布拉约维奇用“丰富多彩”形容自己的访川之行。“所到之处,我有一种和好朋友相处的感觉。”在布拉约维奇的话语中,“友谊”被反复提及。他认为,黑山与四川合作没有距离,他和同事将继续推动两地交流合作。谱写中黑友谊的川黑故事6月2日一大早,布拉约维奇一行率先来到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为地震罹难者和在抗震救灾中英勇捐躯的烈士默哀致敬,并敬献鲜花。“地震遗址让我想起了1979年黑山地震的那段经历,我们发自内心地为逝者哀悼
  • 2018-07-11
    7月10日上午,由四川省公安厅、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基金主办的“缘梦行动爱促团圆”2018年四川认亲大会在西华大学举行,央视主持人冀星担任现场主持。认亲现场,6名被拐多年的孩子重回亲生父母的怀抱,哭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感人故事不断上演。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央视网对此进行了现场直播,四川日报、四川法制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央广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新浪网、川报观察、今日头条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相关链接如下:央视网:《等着我在行动》2018年四川认亲大会照亮孩子回家的路http://tv.cntv.cn/video/VSET100313710130/bdc1d335cb4140c1b9ade79c9e18f027四川日报:几十年来我们没有一天不想念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711/195748.shtml四川法制报:“我的儿啊,终于找到你了”http://dzb.scfzbs.com/shtml/scfzb/20180711/64122.shtml新华网:四川省2018认亲大会在成都举行http://www.x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