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18-06-29
    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SCTV-8)《走进后勤》栏目6月20日晚8:25以“吃在西华”为题,报道了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师生满意的食堂的事迹。专题片一共15分钟,全面反映了我校学生食堂的亮点和特色。另外,该频道微信公众号先后发布“【预告】大千‘食界’,你怎么可以不来西华大学?”“【看点】西华食堂初相遇,一见佳肴误终身!”两条信息报道此事。微信内容如下:说起以前,每到饭点。西华大学的学生就特别迷茫,不知道吃什么。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午饭时间一到。三食堂成为了西华大学学生奉明明、涂艳萍共同的选择。原因在于三食堂有西华大学食堂的有头牌菜——红烧肉。红烧肉销量第一,广受学生的喜爱也是有原因的。经三食堂厨师范兴雨介绍,他们是选择上等五花肉制作,第一道工序是把五花肉改刀,冷水锅大火煮三十分钟左右,用筷子轻轻穿透即可捞出,再把煮熟的五花肉切成三厘米正方形,肥瘦分开,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并且三食堂做到了专窗售卖、专人专攻一道菜、专容器专调味品制作菜品,专业精神实属难能可贵。与此同时三食堂的菜都很便宜、后勤工作人员服务很周
  • 2018-06-29
    6月27日上午8:00,西华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新城快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新闻网、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在线、四川经济在线、腾讯网、封面新闻、成都商报客户端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媒体报道链接如下:【华西都市报】:同学们,以梦为马开启征程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80629/81506.shtml【成都商报】:保安大叔:没有我,注意安全!西华大学花式送别毕业生【新城快报】:校长、老师、保安大叔、宿管阿姨、食堂大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说再见!http://www.cdxckb.com/epaper/20180628/【四川工人日报】:西华大学:举行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http://news.51grb.com/news/2018/06/28/1684590.shtml?from=
  • 2018-06-27
    【四川新闻网】6月27日以“【毕业季·校长说】西华大学校长说:你总说食堂饭菜难吃但食堂还是把你养成了胖子”为题,报道了我校举行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全文如下:西华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7日讯(记者陈淋)一组青春歌曲串烧,一段动感啦啦操,6月27日上午,西华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即将结束时,学校送给毕业生们的这两个惊喜,将毕业典礼推向高潮,这个精心准备的毕业礼物,感动不少毕业学子。当大家挥舞着手臂,跟着校园好声音歌手一起唱出《等你下课》《栀子花开》《友谊地久天长》等广为流传的青春歌曲时,他们真的才意识到,真的要与大学校园、老师同学挥手告别了,哪怕心中有再多不舍。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致辞毕业生们的离别之情,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都深深懂得。他说,“这些天,看着你们穿着学位服在校园里四处留影,抓紧分分秒秒,一起完成毕业前最想完成的事……我知道,你们即将告别这几年里最舍不得的伙伴;我知道,当你们回首相处四年的宿舍,美寝大赛时的印记仍历历在目;我知道,‘好声音’获得全国冠军,有你们每人投下的一票;我知道,‘你总说食堂的饭菜难吃,但食堂还是把你
  • 2018-06-15
    【四川日报】6月15日头版上以“全省高校靶向发力抓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四川高校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科研人才支撑”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近日举行的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扶贫工作会上,四川农业大学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为4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开出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提出“精准扶规、精准扶智、精准扶产、精准扶技”四大精准扶贫措施。这是四川农业大学组织20多位专家到45个深度贫困县深入实地调研、反复讨论后形成的方案。“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推出的扶贫方案,就是要解决产业雷同问题,提出针对性扶贫办法。”该校副校长吴德说。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全省高校对照“如何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如何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重大问题,立足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流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社会功能,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科研人才支撑。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最近很忙,计划下一步带团队到各市州走访,对四川工业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研。”一个“忙”字,可以概括两个月来西南石油大学工业危废处置与资源
  • 2018-06-07
    6月2日,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召开。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四川经济在线、腾讯大成网、四川教育网、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媒体报道链接如下:【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委会成立http://www.jyb.cn/zcg/jzz/201806/t20180604_1098326.html【光明网】: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委会成立http://difang.gmw.cn/roll2/2018-06/04/content_121094250.htm【四川日报】:今天,有个特殊的专委会在西华大学揭牌http://sichuan.scol.com.cn/ggxw/201806/56246959.html【华西都市报】:VR技术可以治疗心理创伤对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等有效果http://news.huaxi100.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 2018-06-04
    5月25日,由四川省社科联和西华大学主办、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的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在学校图书馆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内外影响力、“双一流”建设与四川省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日报、四川教育网、四川经济在线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媒体报道链接如下:【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http://www.cssn.cn/gd/gd_rwxn/gd_zxjl_1695/201805/t20180526_4308078.shtml【中国新闻网】: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在成都举行http://www.sc.chinanews.com/bwbd/2018-05-25/84451.html【四川日报】:四川将发布社科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529/192859.shtml【四川教育网】: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在西华
  • 2018-05-18
    《成都商报》5月18日以“全程自主研发制造西华大学炫酷车队实现赛车梦想”为题,报道了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六支车队的故事。全文如下:燃油方程式汽车日前,当记者走进西华大学赛车队的仓库时,刺耳的切割声瞬间填满耳膜,仓库内的同学们挥汗如雨,都在紧张地设计改造着各自的赛车。一旁由同学们自主研发制造赛车造型各异,十分惊艳。女赛车手袁逍蝶骄傲地指着自己的赛车告诉记者:“就是喜欢驾驶的那种感觉,开着自己造出来的车心里特别美。”在赛车队的仓库里,汽车外壳、钳子、扳手、切割机、砂轮机、空压机等等工具随处可见,十几年来由同学设计制造的各种型号炫酷赛车安静地停放在角落。这些赛车都是同学们的宝贝,更是他们辛勤专研究的成果见证。据悉,这些车辆都是各个赛车队的同学在该校汽车学院的老师指导下,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全过程自主研发、制造、组装的。这里的赛车不仅会在西博会等大型展会上进行展示,还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多所大专院校认可,经常有学校组团到校和车队队员进行交流沟通。每年到车队招新季时,这里都会人满为患,报名参加车队的同学络绎不绝。西华大学目前有六支车队,包括飞思卡尔智能车队、燃油方程式车队、纯电动方程式车队、巴哈赛车队、
  • 2018-05-14
    “四川在线”5月12日以“心理学专家吴薇莉谈灾后心理援助:建立伞型培训体系并固化为常态工作机制”为题,报道了我校心理学专家吴薇莉参加由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报观察联合推出的“川越十年奋斗新时代——512分钟大型网络直播”活动的访谈内容。全文如下: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邓童童王了)灾区恢复重建重要,人的“恢复重建”更重要。5月12日,由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报观察联合推出的,时长512分钟(8小时32分)的“川越十年奋斗新时代——512分钟大型网络直播”活动中,邀请了西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吴薇莉,做客交流“灾后心理咨询干预”的经验和成果。人的“恢复重建”很重要“能出来就好,什么事情都可以微笑面对”、“地震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平凡的事情,一个过去的日子,它会在生活中沉下来,有遗憾才是完美的。”5月12日,镜头中,乐观坚强的地震亲历者薛枭和魏玲的话语、身影感染了不少观看直播的网友。镜头切换至川报全媒体集群演播室,吴薇莉讲起了灾后十年心理援助的摸索过程。“以往灾难也频发,但是心理援助的概念没有如此大规模提到,也没有成为正式的要求,进入到灾后工作中。可以说,2008年是国内心理援助的元
  • 2018-05-14
    “四川教育网”5月14日以“西华大学精准扶贫点甘孜州巴塘县师生一行到校参观”为题,报道了我校精准扶贫点甘孜州巴塘县师生一行来校参观一事。全文如下:“天啊,好多书呀!”“哇,这赛车太厉害呀!”“好精彩,我也想学跆拳道!”5月11日,西华大学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学校精准扶贫点甘孜州巴塘县24名师生代表在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宏的带领下,来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是巴塘县教育局与成都双流区教育局共同开展的以进成都、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为载体的“格桑梅朵绽放工程”活动的内容之一——进高校。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是来自巴塘县各学校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年龄从10岁到18岁不等,一共20名。在参加完学校地方合作与服务处举行的欢迎仪式后,孩子们先后参观了学校图书馆、汽车与交通学院汽车实验室、创新创业俱乐部、高水平运动中心以及易班学生工作站等地方。每到一处,孩子们都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积极与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互动。西华大学师生精心、用心、用情的周密准备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大学校园里与众不同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在音乐与舞蹈学院,孩子们近距离体验了同学们上舞蹈课的情形,并与陪练的同学们一起跳
  • 2018-05-09
    “四川新闻网”5月5日以“四川各大高校组织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为题,报道了我校组织收看几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5日讯(记者陈淋)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天,四川各大高校纷纷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师生党员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大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省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西华大学校党委书记边慧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边慧敏号召全校师生要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做出贡献。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号召全校师生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勇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说,马克思主义标志性的
  • 2018-05-08
    “凤凰网”四川频道5月5日以“十年再回首,李瑾中篇小说《芙蓉如面》研讨会召开”为题,报道了我校凤凰学院李谨老师中篇小说《芙蓉如面》研讨会召开一事。全文如下:2018年5月5日,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电影家协会、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等主办的李瑾中篇小说《芙蓉如面》研讨会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40多位与会的评论家、编剧、作家等对《芙蓉如面》的作品主题、人物、情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李瑾(右)《芙蓉如面》是四川女作家李瑾的新作,该小说以地震中两姐妹富有戏剧性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再现了地震时的场景和人物经历,融入了芙蓉花、芙蓉城、芙蓉赋、蜀绣以及歌曲《成都》等符号。小说以题记引申出作品的主题:“灾难叩问人性之浮沉,生死演绎情爱之暖冷。这红与白的颜色,红与白的花朵,关于生者,关于逝者,关于生命,便都在这红芙蓉、白芙蓉的绽放中。”“无论你爱与不爱,喜欢或不喜欢,下辈子我们都不会再见。如果有可能,请尽力善待身边愿意疼你、陪你、爱你的人,也许,在人生的某一个拐点,转眼就是一生,转身就是一世。”李瑾过去10前的抗震救灾作品工作照作者李瑾曾经是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亲
  • 2018-05-03
    《四川日报》5月2日第“06理论创新.关注”版,以“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为题,登载了我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有关军民融合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统领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心组织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蹚出一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嘱托。军民融合发展是四川的一大优势,未来大有可为。把握历史方位,增强使命感。辨方位而正则。四川曾是中国抗战大后方、“三线”建设大后方,如今又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天府新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对于治蜀兴川、科技兴军、战略产能储备的重大意义,通过构建平时“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以及战时“战略产能大后方”,着力推动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抓住机遇,助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四川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构筑新时代军民融合产业集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